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倡导快乐学习 构建完美数学
【作者】 邓 云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寓教于乐,亦教亦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强调乐学、愿学、会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数学教学是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主动的课堂,才是快乐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趣味教学;快乐学习
教学要与时俱进,优化教法,追求效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互动,注重“为学而教”,能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愉快地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其乐融融
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发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享互动、整合互动的探索情境和乐学情境,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数学课是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有情趣的学习乐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改革课堂教学,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致勃勃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学习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爱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倾情呵护,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是情境创设的关键。
其次,创设必要的数学教学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知识水平,创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矛盾,促使学生主动去探求,使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从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情境创设要随机应变、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绝不能老生常谈,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我在长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教活教材,教活学生,也因为我的执着,所以教学效果满意。经验告诉我,情境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睿智,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我先在黑板上写上3、30、300后,引导学生思考:“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疑惑:300总比30、3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3元=30角=300分”,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3米=30分米=300厘米”。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接着提问:“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我趁势指出:“像3、3.0、3.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呀?”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学有所获。
要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快乐教学的需要。
二、趣味教学,乐在其中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看他,不但拥有美,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知识有理、有趣、有魅力,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发现,善于利用,激发学生潜力,实现共享、共荣。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提高认识,将趣味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保持持久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好数学头脑更敏锐,视野更开阔,他和语文学科一样,都是基础学科。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提倡有效教学,实现寓教于乐非常重要。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充满理想、满怀信心、意志坚强、善于思考、兴趣广泛、有独立人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生。新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到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点,要根据学生实际兴趣爱好,促使学生乐学,我们可以巧用儿歌进行教学。如我在组织学习“年、月、日”时,就教学生学习下面的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
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
4除年号有余平,整百年号划双0。
记时方法有两种,二十四时和普通。
时间单位排好队,最大单位是世纪。
1世纪,100年;
1年等于多少天?平年365,闰年366。
1小时,60分,1分等于60秒。
年、月、日,时、分、秒,
相临进率要记好。
这样,学生就能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
享受快乐学习,方法是关键。有些数学知识,如果引入游戏体验,效果会更好。例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就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启发引导学生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趣,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办法是人想的,动动脑筋,其实,愉快学习的方法除了刚刚讲的儿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外,还有故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竞赛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等。
三、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双赢。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和活动中来体验自己在小组和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价值。合作学习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实践出真知,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快乐学习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感受数学魅力。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利用“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器,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殿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是快乐学习的宗旨。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及计算》时,巧利用实物测量的方式来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面积。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条新的红领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其中两俩同学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的长度,另外两俩同学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使用面积公式对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红领巾所使用的布料的面积。这不仅将数学中的问题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掌握新知架设平台,让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娱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快乐学习,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教活。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断促使学生进步。
引导学生动脑。要让学生动脑并不难,但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动脑、肯动脑、用好脑却很难,因为学生的智商、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合理分成“通”、“悟”、“懂”三个层次,每一个问题提出来,先让学生思索,教师一言不发,接着让会做的学生先举手,这类学生往往不多,是尖子,称之为“通”,让“通”的学生讲解怎么思考的,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第二层次的同学开始举手,灵感的火花已产生,这类同学也不错,称之为“悟”。接着让“悟”的同学讲解解题的过程,让余下的同学倾听并复述,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过程,晓之以理,这类学生称之为“懂”。这样分层次设计既有利于实时检测,也利于各层次学生高度注意,达到学有所得。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引导学生动口。以前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观让学生闭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能够各抒己见,大胆地设疑问难,才有利于教学。例如,书面作业可以改为口头作业,几何证明也可以口头表达等等。这样既可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纠正,也可避免个别学生抄袭,让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只要我们能把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能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构建出新理念下的快乐课堂、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袁飞强 激活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08期
[2]杨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年05期
[3]李小伟 刍议山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中) 206年03期
[4]殷聪聪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8年
[5]杜芳 走进新课程 做新型数学教师[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08期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趣味教学;快乐学习
教学要与时俱进,优化教法,追求效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互动,注重“为学而教”,能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愉快地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其乐融融
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发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享互动、整合互动的探索情境和乐学情境,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数学课是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有情趣的学习乐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改革课堂教学,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致勃勃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学习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爱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倾情呵护,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是情境创设的关键。
其次,创设必要的数学教学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知识水平,创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矛盾,促使学生主动去探求,使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从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情境创设要随机应变、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绝不能老生常谈,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我在长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教活教材,教活学生,也因为我的执着,所以教学效果满意。经验告诉我,情境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睿智,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我先在黑板上写上3、30、300后,引导学生思考:“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疑惑:300总比30、3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3元=30角=300分”,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3米=30分米=300厘米”。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接着提问:“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我趁势指出:“像3、3.0、3.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呀?”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学有所获。
要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快乐教学的需要。
二、趣味教学,乐在其中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看他,不但拥有美,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知识有理、有趣、有魅力,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发现,善于利用,激发学生潜力,实现共享、共荣。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提高认识,将趣味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保持持久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好数学头脑更敏锐,视野更开阔,他和语文学科一样,都是基础学科。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提倡有效教学,实现寓教于乐非常重要。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充满理想、满怀信心、意志坚强、善于思考、兴趣广泛、有独立人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生。新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到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点,要根据学生实际兴趣爱好,促使学生乐学,我们可以巧用儿歌进行教学。如我在组织学习“年、月、日”时,就教学生学习下面的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
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
4除年号有余平,整百年号划双0。
记时方法有两种,二十四时和普通。
时间单位排好队,最大单位是世纪。
1世纪,100年;
1年等于多少天?平年365,闰年366。
1小时,60分,1分等于60秒。
年、月、日,时、分、秒,
相临进率要记好。
这样,学生就能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
享受快乐学习,方法是关键。有些数学知识,如果引入游戏体验,效果会更好。例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就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启发引导学生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趣,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办法是人想的,动动脑筋,其实,愉快学习的方法除了刚刚讲的儿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外,还有故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竞赛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等。
三、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双赢。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和活动中来体验自己在小组和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价值。合作学习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实践出真知,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快乐学习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感受数学魅力。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利用“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器,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殿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是快乐学习的宗旨。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及计算》时,巧利用实物测量的方式来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面积。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条新的红领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其中两俩同学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的长度,另外两俩同学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使用面积公式对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红领巾所使用的布料的面积。这不仅将数学中的问题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掌握新知架设平台,让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娱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快乐学习,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教活。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断促使学生进步。
引导学生动脑。要让学生动脑并不难,但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动脑、肯动脑、用好脑却很难,因为学生的智商、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合理分成“通”、“悟”、“懂”三个层次,每一个问题提出来,先让学生思索,教师一言不发,接着让会做的学生先举手,这类学生往往不多,是尖子,称之为“通”,让“通”的学生讲解怎么思考的,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第二层次的同学开始举手,灵感的火花已产生,这类同学也不错,称之为“悟”。接着让“悟”的同学讲解解题的过程,让余下的同学倾听并复述,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过程,晓之以理,这类学生称之为“懂”。这样分层次设计既有利于实时检测,也利于各层次学生高度注意,达到学有所得。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引导学生动口。以前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观让学生闭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能够各抒己见,大胆地设疑问难,才有利于教学。例如,书面作业可以改为口头作业,几何证明也可以口头表达等等。这样既可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纠正,也可避免个别学生抄袭,让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只要我们能把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能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构建出新理念下的快乐课堂、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袁飞强 激活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08期
[2]杨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年05期
[3]李小伟 刍议山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中) 206年03期
[4]殷聪聪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8年
[5]杜芳 走进新课程 做新型数学教师[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