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少先队活动为学校德育工作增资天色
【作者】 谢绿萍
【机构】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第二寄宿制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现在的小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娇纵,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切得依照他们所言,不懂得替别人着想,蛮横无礼。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小学生心理变化快,使教育工作难有成效。面对当前一些少年儿童的不良道德行为,家长感到困惑、束手无策;教师通过学校里的说教,感到效果不佳。通过少先队活动,把抽象的德育寓含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上来,打动学生的心灵,自我教育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 少先队;德育;少年儿童
一、少先队在德育中的作用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历来以德育为重,从事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少先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少年儿童的发展。少先队以活动为载体,团结教育少年儿童,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也是少先队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少先队活动多种多样:举行队会,组织参观、访问、野营、旅行,故事会,开展文化科学,娱乐游戏,军事体育等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以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工作。少先队活动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通过一系列少先队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觉悟,巩固科学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能力。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少先队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渠道所不能拥有的。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其本质是人格的、生命的、发展的、完整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挖掘和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德育资源,重视少先队在德育中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抽象的德育寓含到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上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工作融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之中,从而使德育工作务实化。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德育中的作用
1、主题队会活动——熏陶自我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对队员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拥有学校班级授课并列入课程表的特有优势,抓住主题队会活动就是抓住少先队德育教育活动的关键,开创性地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多样化,充分体现少先队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
⑴、班队活动
在每周的班队活动中,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队会活动,力争做到一个主题,多种教育。
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我为祖国添光彩”等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向雷锋学习”、“向海迪姐姐学习”等主题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思想;举行“孝敬父母”、“做合格的小公民”、“珍惜时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主题队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提高自身的素质,自立自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⑵、传统活动
少先队传统活动是少先队选择富有教育意义、最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年年开展,形成传统。
如:在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新年慰问老师;在“六一”儿童节、建队周年纪念日举行庆祝活动等。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对少先队光荣历史的沉醉中感受社会主义的温暖,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油然而生。
⑶、节日纪念活动
少先队节日纪念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节日或纪念日所开展的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活动。
如:庆元旦、春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党的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民族,学习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知史明志,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从而使每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
2、阵地活动——锻炼自我
阵地是少先队员亲自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活动场所。少先队阵地活动是很稳定的,有场所,有制度,可长期地开展,因此它是少先队深化教育效果的一种良好手段,充分发挥各种阵地的作用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队活动可以满足不同队员的需要。
⑴、组织教育活动
利用队室、光荣榜、知心信箱等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如:队室的布置既要严肃朴实,又富有教育性。除了少先队的队旗、呼号、队徽、队歌、誓词和活动安排表外,还可以张贴老一辈革命家给少年儿童的题词、讲话、照片,以及本大队的活动照片、优秀作品、获奖的证书、奖品等。时刻激励少先队员奋发向上,学习好品德、好行为。
⑵、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红领巾广播、墙报、画廊、红领巾角等进行宣传教育。如:“红领巾角”,通常设在教室或队室的一角,有“英雄角”、“图书角”、“科学角”、“友谊角”等等;介绍古今英雄人物、科学技术成就、名人事迹、本校少先队员的优秀作品,使队员耳闻目染,无时不刻地受到教育。
⑶、兴趣社团活动
组织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社团,通过自娱、自乐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在一系列健康、有益、有趣的兴趣活动中促进队员全面发展,活动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学习科学知识。
3、体验教育活动——塑造自我
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少先队提出的“体验教育”。让队员“在体验中获得成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是体验教育的内涵,学校德育工作要借这块阵地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少先队组织以引导少年儿童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态度为核心,以感知相关的基本认识和培养相应的能力为基础,以通过反复体验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和落脚点,以扮演角色和进入特定的情景为主要形式,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或“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体验父母的路途辛苦和工作状况,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辅导员、老师、校长、校工”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3)、在大自然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爱护大自然服务作为“岗位”,把“自然小卫士”、“环保宣传员”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远足野营、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获得自然界和谐与美好的真实感受,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本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这需要我们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通过少先队的特色活动,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少先队活动在学校德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位少年儿童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加强德育环境建设,营造优良育人氛围[J].沈前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关键词】 少先队;德育;少年儿童
一、少先队在德育中的作用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历来以德育为重,从事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少先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少年儿童的发展。少先队以活动为载体,团结教育少年儿童,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也是少先队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少先队活动多种多样:举行队会,组织参观、访问、野营、旅行,故事会,开展文化科学,娱乐游戏,军事体育等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以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工作。少先队活动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通过一系列少先队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觉悟,巩固科学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能力。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少先队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渠道所不能拥有的。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其本质是人格的、生命的、发展的、完整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挖掘和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德育资源,重视少先队在德育中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抽象的德育寓含到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上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工作融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之中,从而使德育工作务实化。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德育中的作用
1、主题队会活动——熏陶自我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对队员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拥有学校班级授课并列入课程表的特有优势,抓住主题队会活动就是抓住少先队德育教育活动的关键,开创性地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多样化,充分体现少先队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
⑴、班队活动
在每周的班队活动中,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队会活动,力争做到一个主题,多种教育。
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我为祖国添光彩”等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向雷锋学习”、“向海迪姐姐学习”等主题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思想;举行“孝敬父母”、“做合格的小公民”、“珍惜时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主题队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提高自身的素质,自立自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⑵、传统活动
少先队传统活动是少先队选择富有教育意义、最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年年开展,形成传统。
如:在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新年慰问老师;在“六一”儿童节、建队周年纪念日举行庆祝活动等。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对少先队光荣历史的沉醉中感受社会主义的温暖,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油然而生。
⑶、节日纪念活动
少先队节日纪念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节日或纪念日所开展的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活动。
如:庆元旦、春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党的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民族,学习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知史明志,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从而使每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
2、阵地活动——锻炼自我
阵地是少先队员亲自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活动场所。少先队阵地活动是很稳定的,有场所,有制度,可长期地开展,因此它是少先队深化教育效果的一种良好手段,充分发挥各种阵地的作用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队活动可以满足不同队员的需要。
⑴、组织教育活动
利用队室、光荣榜、知心信箱等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如:队室的布置既要严肃朴实,又富有教育性。除了少先队的队旗、呼号、队徽、队歌、誓词和活动安排表外,还可以张贴老一辈革命家给少年儿童的题词、讲话、照片,以及本大队的活动照片、优秀作品、获奖的证书、奖品等。时刻激励少先队员奋发向上,学习好品德、好行为。
⑵、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红领巾广播、墙报、画廊、红领巾角等进行宣传教育。如:“红领巾角”,通常设在教室或队室的一角,有“英雄角”、“图书角”、“科学角”、“友谊角”等等;介绍古今英雄人物、科学技术成就、名人事迹、本校少先队员的优秀作品,使队员耳闻目染,无时不刻地受到教育。
⑶、兴趣社团活动
组织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社团,通过自娱、自乐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在一系列健康、有益、有趣的兴趣活动中促进队员全面发展,活动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学习科学知识。
3、体验教育活动——塑造自我
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少先队提出的“体验教育”。让队员“在体验中获得成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是体验教育的内涵,学校德育工作要借这块阵地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少先队组织以引导少年儿童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态度为核心,以感知相关的基本认识和培养相应的能力为基础,以通过反复体验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和落脚点,以扮演角色和进入特定的情景为主要形式,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或“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体验父母的路途辛苦和工作状况,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辅导员、老师、校长、校工”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3)、在大自然中体验
少先队员把为爱护大自然服务作为“岗位”,把“自然小卫士”、“环保宣传员”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远足野营、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获得自然界和谐与美好的真实感受,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本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这需要我们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通过少先队的特色活动,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少先队活动在学校德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位少年儿童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加强德育环境建设,营造优良育人氛围[J].沈前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