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作者】 李 珺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夏桥镇文源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和启蒙阶段,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数学作为重点科目,在教学中除了基础理论教学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渗透。本文立足于此,阐述小学数学思想的概念和涉及类型,分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探究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原则;策略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数学教学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思想的概念和涉及类型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精髓,同时也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体现。数学思想在理论上指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将数学中枯燥抽象的文字利用图形、图像的形式直观简单化,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第二,归纳推理思想,主要是通过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将数学问题和数学理论相结合,并通过总结、归纳、推理等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第三,类比思想,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利用数学思维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数学对象在某方面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除此之外,还有整体思想、建模思想等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思想也逐渐体现和应用。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1.主体性原则。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认知、感受、兴趣等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因材施教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还是在数学基础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着重弥补和提升,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相对抽象、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中不得要领。对此在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尝试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看待数学基础知识,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就像在学习《线和角》的时候,如果教师单纯为学生讲解线和角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线和角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从而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总结出各个线段和角的定义和性质。这样一来,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简单,还能在此过程中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推理和类比思想进行融合和渗透,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2.在小学数学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强化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部门:首先,明确例题讲解中的知识点,必须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和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其次,注重例题的总结和归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将问题进行分类,按照分类进行问题剖析、解决,像路程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等等。让学生同类问题的分析,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小学数学课后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书面作业的束缚,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型、游戏型作业,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更好的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例如在学习《快捷的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里面涉及到了路程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从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有些同学是步行,那么就可以通过计算步子大小和步数的多少来进行计算;有些同学是乘公交,那么学生就可以计算公交末站的距离和公交站数来获得答案等等。这样一来,不但课后练习和我们实际生活连接的更加紧密,而且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数学思想渗透,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综合所述,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精髓,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兴趣、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的概念和内涵,遵循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将数学思想全面渗透到理论教学、例题讲解和课后练习之中,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春燕.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OL]. 学周刊,2019(16):100.
[2]黄瑞瑜.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OL]. 学周刊,2019 (19):42.
[3]朱爱莲.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OL]. 学周刊,2019(21):98.
[4]胡建英. 浅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7):81-82.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原则;策略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数学教学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思想的概念和涉及类型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精髓,同时也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体现。数学思想在理论上指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将数学中枯燥抽象的文字利用图形、图像的形式直观简单化,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第二,归纳推理思想,主要是通过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将数学问题和数学理论相结合,并通过总结、归纳、推理等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第三,类比思想,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利用数学思维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数学对象在某方面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除此之外,还有整体思想、建模思想等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思想也逐渐体现和应用。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1.主体性原则。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认知、感受、兴趣等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因材施教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还是在数学基础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着重弥补和提升,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相对抽象、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中不得要领。对此在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尝试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看待数学基础知识,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就像在学习《线和角》的时候,如果教师单纯为学生讲解线和角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线和角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从而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总结出各个线段和角的定义和性质。这样一来,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简单,还能在此过程中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推理和类比思想进行融合和渗透,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2.在小学数学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强化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部门:首先,明确例题讲解中的知识点,必须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和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其次,注重例题的总结和归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将问题进行分类,按照分类进行问题剖析、解决,像路程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等等。让学生同类问题的分析,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小学数学课后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书面作业的束缚,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型、游戏型作业,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更好的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例如在学习《快捷的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里面涉及到了路程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从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有些同学是步行,那么就可以通过计算步子大小和步数的多少来进行计算;有些同学是乘公交,那么学生就可以计算公交末站的距离和公交站数来获得答案等等。这样一来,不但课后练习和我们实际生活连接的更加紧密,而且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数学思想渗透,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综合所述,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精髓,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兴趣、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的概念和内涵,遵循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将数学思想全面渗透到理论教学、例题讲解和课后练习之中,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春燕.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OL]. 学周刊,2019(16):100.
[2]黄瑞瑜.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OL]. 学周刊,2019 (19):42.
[3]朱爱莲.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OL]. 学周刊,2019(21):98.
[4]胡建英. 浅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