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管齐下,打造化学教学有效课堂

【作者】 简利娟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正文】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探索它。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在于后天的培养。
  1.以“实验”引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立足学科特点,创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贯做法。如在上化学第一节课时,我们做了“白酒变红酒”、“水变牛奶”的实验;在讲微粒的性质时我们增加了“空中生烟”和“铁树开花”的实验;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们增加了“紫花变红花”的实验;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我们增加了“水中生火”的实验等。这些有趣的实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以“设疑”激趣。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设疑”的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生活”增兴趣。我们把化学和生活紧密相连,立足开发家庭小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对学生巩固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讲方法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整个教学的精髓。
  1.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三教材中共涉及到各类实验100多个这么多实验,对学生来说必须学会观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的有关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学会观察。首先,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其次,教会学生怎样观察。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状态、仪器的连接。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重点,抓本质。
  2. .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是对知识的升华,而课堂教学中,教学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小结,使之公式化,结构化,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如学习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我们指导学生总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从颜色、密度、溶解性、气味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 指导学生学会记忆。记忆是学生存储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巩固、升华知识的重要步骤。就化学而言,由于其内容多而散,学生往往陷入一看就会、一用就忘、一做就错、一错就败的怪圈,从而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掌握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尤为重要。
  4. 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要引领学生学会记笔记,注意记好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讲授提纲,二是记纲内要点及教师分析,三是记常见错误或对自己有启发的事实。当然,我们要求学生除了课堂上的记录外,课后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补充、整理笔记,使记录地内容实效性更强。
  抓落实
  1. 实验教学的落实。对于演示实验,我们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实验内容,说出实验的仪器和步骤,然后一步一步来完成。试验后,要求学生描述出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以及讨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分组实验,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实验前要指导学生进行详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2)实验过程中不时巡视,时刻注意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加以强调。(3)及时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加深印象,鼓励他们对实验提出改进方案。比如在2008年的教学中,有一位叫王磊的同学提议。证明二氧化碳于水的反应时,可以用四朵滴了石蕊的干燥纸花来完成,结果原来对性质不理解的学生通过这个实验马上恍然大悟了,效果很好。
  2.课堂教学的落实。(1) 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自学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学案,有问题是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卡上。(2)教师点拨释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释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进行强化训练。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结合学案训练题,重点练习学生掌握不好的、容易出错的、理解不清的内容。以达到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把握重点、举一反三的目的。
  3. 对全体学生落实。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资源的作用。教学当中,我们按成绩把学生合理搭配分组,由组长负责落实组员当天所学知识,再有教师落实组长,或组长互相落实,教师还要对组员进行抽查。同时经常进行小测验并公布各组排队情况,让组与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这样优秀生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他们就会加倍努力;“后进生”得到帮助和指导,逐渐增强了自信,达到“兵帮兵,兵练兵,兵枪兵”的效果。
  4. 纠错整理的落实。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准备 纠错整理本,记录自己出错的知识与问题。对于学生的错题本,教师都要亲自批阅,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一个知识,上上下下,几次反复 ,指导学生弄懂弄通为止。
  5. 团队精神的落实。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合作精神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在合作中前进。对于每节课化学学案的产生,化学组的四位老师都要认真研读课文,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学案草案。我们拿上学案草案一起讨论,共同确定学生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在反思中成长。教学反思,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次大型考试结束后,学校都要召开反思大会,成绩优秀的教师和成绩差的老师都要在大会上发言。在反思中,我们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各学科组在一起交流,扬长避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反思机制的落实,让我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心上、抓在心上。
  另外,中考复习阶段,我们化学组成员结合课程标准选择好的复习资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部分题,做到精讲精练。在中考前一个月挑选全国中考中的好试题10-15份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无穷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和引领学生,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我们将自觉行动起来,积极转变观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快乐健康成长服务,为所有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