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者】 彭金富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螺吉山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开拓视野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一、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你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1.2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的语言。比如,计算“16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如此一来,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 
  1.3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手段 
  2.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举个例子: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时,教师先让学生举例哪些数是3的倍数,随后教师让学生任意报数,教师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由于教师对学生所报的数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好奇心是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此时,教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这样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
  2.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3.1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报刊上报导过这样的一则实例:在某次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某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像一枚“炸弹”,使得在场的诸位老师顷刻间开始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惊。而授课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且还赞扬了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能力。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3.2激励学生再创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举个例子: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经过一定的铺垫后,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与矩形间的关系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思考和探讨,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再让这些结果在具体的实例中检验其正确与否。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把校园内的一块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的空白地段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要求:(1)花池、草坪、道路所占面积的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的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人为编制的应用题进行机械解题训练的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3.4实施合作学习 
  学习能力源自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按个体差异分4~6人组进行合作学习,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接受更广泛的信息。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分析推理上相互促进,协作创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