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 安绍珍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示范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通过医学实验发现,手指是大脑的一个“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只要手指在做运动,相应地“运动区”就会立刻动起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手指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手指游戏;全面发展;动作技能;合作交往;自理能;力教学常规

  一、手指游戏概念的界定
  手指游戏包括说唱型手指游戏,手指操、手工活动等,是与促进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相关的游戏活动。但这里的手指游戏仅指说唱型手指游戏,它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通过手部动作和语言去构造游戏情境,进行表现、想象、创造,随着儿歌口令节奏开展的游戏活动。是一种不受空间、时间、材料等限制,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深受幼儿喜欢的操作性游戏。
  二、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医学实验发现,手指是大脑的一个“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只要手指在做运动,相应地“运动区”就会立刻动起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解放孩子的双手”理论。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手指游戏不仅能够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有效地开发幼儿的脑功能,而且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
  从幼儿身体机能发展来看,3岁到6岁期间,幼儿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生理系统的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手指肌肉以及骨骼还未完善,此时正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敏感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健康目标之一就是动作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每个手指游戏都蕴涵丰富的手部动作,它利用幼儿好动、好模仿,喜欢不厌其烦重复某一动作的特性,来促使幼儿获得许多动作技能,发展小肌肉群,促进他们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因为手指游戏有儿歌配合,对于这些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充满诱惑、极具吸引力,手部肌肉的运动变成了趣味游戏,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获得双手动作发展。
  (二)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大脑与肢体之间的协调
  对于幼儿来说,手指游戏是手和眼的同时锻炼,脑部的思维传达到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通过游戏完成大脑命令,实现手眼协调。手指游戏多半都会伴随着上肢的移动,比如手指游戏《五只小猴荡秋千》伴随着幼儿左手的摆动和右手成嘴状而进行,“鳄鱼”靠近“小猴”,吃掉一个的情景就要求幼儿看到左手的一个手指被右手抓住后收缩折叠起来,以便后面的“小猴”荡秋千。这个手指游戏是幼儿听、说、看、摸的各种机体协调活动的一个过程。长期坚持,能够及时的开发幼儿大脑,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锻炼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手脑协调。
  (三)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多元智能中的基础智能,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学习以及各种思维活动,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的发展。我们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促进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对于3岁至6岁幼儿,除了日常的语言交流和阅读活动外,我们采用手指游戏更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例如手指游戏《小猴滑滑梯》,朗朗上口的儿歌,有趣的情节,还有孩子们喜爱的象声词“呜呜、噗通”,都增加了孩子们在用语时的情趣,孩子们会开心地边说边做手指游戏。
  (四)手指游戏能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
  手指游戏能促进孩子智能的有效发展。智力的发展取决于大脑的发展,而大脑需要足够的刺激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给予大脑刺激就来自于孩子各种器官的活动,尤其是手的活动。正如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最早开始于各种器官,而接受外界信息最多的器官莫过于手指。”所以手指游戏促使手有目的地多动,就相当于帮助大脑做体操,摆弄手指越灵活,大脑得到刺激和锻炼的机会就越多,左右大脑的发展就越快。
  (五)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无法形成抽象思维,进行概念转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对数的认知。我们可以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经验情景,使孩子们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帮助幼儿了解数概念,完善对数逻辑思维理解,开拓幼儿抽象思维。
  (六)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的好品质。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里大人呵护太多,所以走出家门后交往能力较弱,不太容易与人交往。而手指游戏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在游戏中自己去协商、配合和合作。这样孩子能主动与别人交往,游戏的规则自己来商讨,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幼儿在3至6岁这个阶段不能够自己穿衣服,或者是写字、吃饭会“左右开弓”,一些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发展的不够全面。而这一阶段又是幼儿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期。运用手指游戏在日常活动中训练这些技能,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完善自理和习惯养成等能力。例如幼儿不会穿袜子,那么可以和幼儿玩《穿袜子》的游戏:缩进小脖子,(双手大拇指食指伸进袜筒到袜头),伸进小脚丫,拐过小弯弯,(把袜子从脚后跟拉上),一下、二下袜子穿好了。类似于这类的生活能力培养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八)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教学常规的培养
  刚入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活动中,老师要建立班级常规和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就更不容易,但是要面对孩子喜欢的游戏,老师的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手指游戏和班级常规结合起来,让手指游戏渗透到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建立常规。如:“谁的小手藏得好——我的小手藏得好……”在组织幼儿课前活动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指活动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课前活动中的常规习惯。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有序地学习班级常规,对于幼儿是非常适用的。
  总上所述,正确运用手指游戏可以带给幼儿独特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并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善于广泛挖掘身边有价值、可利用的手指游戏资源,用心营造幼儿手指游戏乐园,点化童心、启迪智慧,让幼儿在快乐自主学习的同时身心等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如何运用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心智发展》
  [3]《浅谈手指游戏的开发价值和对幼儿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