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升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 汤庆书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金叶希望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生活和学习中数字都是必不可少的,计算也是生活中必备的能力,所以数学运算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够分为口算、笔算和估算三大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有了准确的口算能力,才能有更为熟练的笔算和估算的能力。小学教学承担着艰巨的口算教学任务,尽管当下教师有提升自身口算教学能力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得到确切的体现,具体的口算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要针对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有效性教学;研究策略

  目前众多学校的教师都已认识到小学口算教学的重要性,并已实施加强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笔纸训练过于片面,不能满足学生之间运算能力的差异。教师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如何合理安排合适的口算训练力度,如何将因材施教真正应用到教学中。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为提升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第三部分为结束语。
  1.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现状
  1.1教师教学方面的现状
  学生能否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及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师在口算教学上仍然存在部分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班式教学形式,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目前教师采取的口算训练的联系任务过于一致、统一,并没有综合考虑到每个学生接受能力、运算能力的差异,不能照顾到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提升成绩落后的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不能给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训练任务,让成绩超前的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注重量的积累,忽视针对性训练
  很多教师让学生购买《口算题卡》,保证人手一本,每天按部就班的给学生布置口算题,这样不可否认的是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但是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丧失对口算训练的兴趣。
  (3)注重算法多样化,忽略算法最优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导师。解决数学题的切入点不一样,解决思路也会不一样,面对同一道题,教师只讲解一种解题思路,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对学生提出的新思路给予肯定。
  (4)过分关注口算结果,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训练方法就是让学生做题,然后上交给老师让老师进行批改。然而老师只关注学生的题做得是否正确,并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题做错的原因或是深究其计算思路,影响教学效果,这正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造成的。
  1.2学生学习方面的现状
  实行口算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为笔算和估算能力。所以想要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学生也要努力。
  (1)对算理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到位,会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口算的内涵和作用,五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比如说在学习0×4这个算式时,很容易得出等于4的结论,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0×4与1×4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得出4这个答案。实质上0×4就是四个0相加,所以结果应该是0。
  (2)缺少耐心和一丝不苟的心态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粗心、大意。在训练口算能力的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存在:第一次进行口算计算并不能将题全部算对,但是如果给学生一次机会,让把计算题再做一遍,正确率几乎接近100%,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学生的粗心和缺少耐心的原因造成的。
  (3)口算方法受笔算方法的影响
  口算能力与笔算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在口算较简单的题目时,并不能体现出笔算对口算的影响,但是如果计算一些较困难的口算题时,笔算计算方法的程序性就会对口算过程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笔算程序更多的是采用“竖列式”计算方法,这种运算方法不仅会降低口算的运算素的,还会影响学生进行口算的思维反思。
  2.提升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1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导师和动力,在小学阶段的口算教学中,更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更好地开展口算教学。
  比如说在进行进位加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直观的实物来进行操作。比如说教学8+一个数字时,可以在一张纸上摆上八根小木棒,在另一张纸上摆上另一个数目的小木棒,然后让学生算一共有多少根木棒。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引入凑十法,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口算的运算正确率。
  2.2善于评价,维持教学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可以设置奖励,对课堂表现好,积极进行口算运算的学生进行奖励。教师坚持鼓励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学生实行奖励措施,对在口算训练中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口算训练中进步不是特别明显的学生进行鼓励,时刻注重吸引学生的吸引力,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2.3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活跃方式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古以来就有教育家提出要“因材施教”,所以在当代如此便利的教学环境中,更应该统筹考虑班内每个学生的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照顾到班内成绩较差的学生,还不能限制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比如说,通过简单的小测试将班内学生进行分组,对于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学习水平的作业,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继续发散学生的思维。
  3.结束语
  根据上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现如今小学口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所在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选定,做到因材施教,及时的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丰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根据自己的实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难度和题量。想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要做出共同的努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运算习惯,提升小学生口算能力甚至是更深层度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宏钊,陈仕才.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7):91.
  [2]韩春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经营管者,2015(32):458.
  [3]汤永艳.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