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研究

【作者】 冯 成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第五小学



【正文】  【摘 要】 基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突出,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教学指导。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实现对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分层教学方法主要就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和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该教学模式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旨在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策略参考。
  【关键词】 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层次化

  基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小学体育教育活动受教学方法和水平局限,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对学生学习需求缺乏关注的情况下,小学体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基于此,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发和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作用的发挥。
  一、科学实施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学生是分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实施分层,为分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关心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例如针对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在可以依据学生在二年级的表现建立一个4级分层、逐渐递进的结构。第一级是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并且体能素质较差,没有明显体育学习优势的学生;第二级是对体育学习具有一定兴趣,但是身体素质需要提升的;第三级是体能素质较好的学生;第四级是具有一定体育学习兴趣,并且体能素质优异的学生。但是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和学生充分解释分组的原因和目的,随着学生的在体育学习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也要调整分组,实现学生分组的动态流动。
  二、科学开展教学分层
  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分层应该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比如在教学“立定三级跳远”时,我设置了如下分层教学目标:一级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的立定跳远动作要领,提升身体协调性;二级教学目标是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并掌握跳远技巧,不断突破初始成绩;三级教学目标是完整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并取得优异的跳远成绩。在 “跳山羊”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为小组学生提供指导,促进其他层次学生的协同进步。
  三、适当添加单独性的教学辅导,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提升
  由于小学生年龄水平较低,其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因此教师的教学指作用的发挥是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在符合自身水平的分层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实施单独辅导,为该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指导,具体来说,可以组织游戏教学活动,让学习能力较均衡的学生能够在获得共同学习机会,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跟上大部分学生步伐的学生需要实施单独辅导。当然这种单独辅导也包括学习成绩异常优秀的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制定合理的分层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途径,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方法,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采用分层评价方式,依据学生的不同分层,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展开评价,这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微小进步都会在分层教学评价中体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很快就会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模式下得到缓解。这对于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和学生的信心建立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也应该得到转变。例如,在综合测试部分主要包括一百米跑步和跳远的时候,我就依据学生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在一百米跑的项目中,对于学生的合格成绩我做了如下划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合格成绩为15秒,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合理成绩为17秒,这样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在立定跳远项目中,我也对教学评价目标作出分层规定: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合格成绩为1.5米,身体素质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合格成绩为1.3米,大部分学生也能够获得合格成绩。由此可见,在分层教育模式下,小学体育教育评价也应该不断转变方法,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评价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教学模式,但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做深入理解,建立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完成教学后实施分层教学评价,提升小学体育教育针对性。本文中,笔者主要集中分析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希望能够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培培.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校体育学,2016,11(06):92-94.
  [2]吴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育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6,23(29):147.
  [3]李晓红.分类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32(05):89-90.
  [4]郭伟江.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5,11(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