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

【作者】 刁 玲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中学



【正文】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服务区域范围广,在校生1000多人,寄宿生占70%左右。越来越庞大的寄宿生队伍给学校内部管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学校该如何加强宿舍管理,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有文化内涵的住宿环境?一年多来,我门课题组在寄宿生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中小学的寄宿制管理方法。
  一、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首先,学校根据寄宿生来自农村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活指导教师职责》、《查房记录制度》、《寝室纪律及卫生评分细则》、《寄宿生就餐制度》、《寄宿生就寝制度》、《文明寝室标准及评选办法》《物品统一摆放规定》、《学生交通安全制度》、《学生文体活动安全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细则。如宿舍卫生的“三个面”整洁(即地面、墙面、床面),宿舍内务整理的“四个一条线”(即被子、鞋子、牙具、毛巾),学生个人卫生的“五勤”(即洗澡、换衣、剪指甲、洗袜子、理发),作息时间的“四统一”(即早起床、午休、开关门时间、熄灯),出勤的“三点名”(早辅导、晚自习、晚休),卫生的“两检查”(早上、下午)等。这些制度对寄宿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每一个时间段的各项活动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从而使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行为习惯有一定的约束性,对寄宿生的整体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其次,建立寄宿生信息档案。生活指导教师要准确记录每一位寄宿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家庭联系方式,所在班级、所在宿舍、健康状况等,尤其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情况要做详细记录,这部分学生是寄宿生管理的重点,要对他们的校内外的活动情况,成长转化情况跟踪记录。再次,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值日领导和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一天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早起、早清洁、早读、午休、中午清洁、晚自习、就寝等。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出勤和纪律,还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要照顾好生病和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尤其在学生就寝以后,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学生特殊情况处理。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促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选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宿舍管理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一是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被褥要勤换清洗,摆放整齐,宿舍要留必要的通风通气孔。教育学生不要吸烟,让学生充分认识吸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宿舍内不要用明火照明,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勤查宿舍内外消防设施设备及运行状态,及时维修添置损坏和缺失的消防设备。三是要将卫生工作纳入常规管理中,配备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卫生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群体性卫生事件的发生。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四是关爱寄宿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未按时到宿舍就寝时,要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将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倾注心理关爱,让寄宿生温暖舒心
  我校在每一栋学生宿舍的都设立生活指导教师值班室,值班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利用课余和晚上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生活起居进行多方面的指导,效果很好。学校配备了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对一些具有特殊心理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例如有些学生容易焦虑、性格比较脆弱,心理健康教师和同宿舍的同学们一起给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让这些学生从老师的生活指导、学习帮助等方面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从同一宿舍的同学身上得到兄长、姐妹般的友爱,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学校还设立了心理信箱,开通了心理热线,为每一名寄宿生建立心理档案,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    
  四、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宿舍管理水平
  我们以“和谐完美,健康向上”为主题,广泛开展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搭建各种平台、为寄宿生提供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在宿舍管理中,学校充分利用墙体文化,宿舍内外悬挂、张贴上甜蜜的问候语、温馨的提示语、振奋人心的励志语,如“开心去上课,快乐回宿舍”、“心中只有装着别人,人生之路才不会孤独”、“不推不挤保安全”以及容止格言等,对学生嘘寒问暖,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宿舍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后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有益的书法、绘画、歌咏等活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关心集体、团结进取的积极性。
  五、加强饮食管理,让学生吃得好,吃得饱
  为了调节好学生的生活,确保饮食安全,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行饭谱制,改善学生生活。我们根据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每月菜金400元。在菜金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精心调理饭菜,努力做到饭菜可口,花样繁多。米饭、粥、包子、花卷、糖包、馒头等各种花样交替进行,使学生吃得好、吃得饱。为了使学生的饭菜质量能够长久地得到保证,学校研究决定,不另设小灶,实行师生同灶。
  二是严把原材料关,确保饭菜卫生、洁净。食堂的各种原材料实行固定供应。我们经过多方面考证,选择手续齐全、质量过硬、信誉好的单位供应粮油、猪肉、蔬菜等原材料,学校与供应商签订了产品质量责任书,食堂留有采购记录并向供应商索取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复印件)、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
  三是加强炊事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饭菜质量。食堂现有炊事员6名,学校定期对炊事员进行操作技能和卫生防疫知识培训与测试,提高炊事员的厨艺水平和卫生安全意识。炊事人员全部参加了体检,并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行操作,工作中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爱心和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才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人才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