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德育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作者】 宋飞雁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不只是思品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内涵,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与发展。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向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全球意识教育,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初中地理;德育;做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各学科的内容都含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性,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不只是思品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内涵,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与发展。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向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全球意识教育,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初中地理课程自然也不例外。初中地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学科,是一门富于情感、丰富多彩的学科。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既研究自然因素,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又研究人文自然现象,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中学地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理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其次,发掘乡土地理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中学地理教师要通过传授本地区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当地的地理风貌和特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了解家乡的热情,并最终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开发各种课堂、课外的地理实践活动课,如举办讲座、组织地理课外活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乡土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乡土地理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课堂教学更生动,效果更为显著。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辩证思维教育。要教会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例如:在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在当今世界,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很多国家和地区文化落后,缺乏科学知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