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作者】 李江美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阿科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启发性、针对性、创造性、发展性地“少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理解地、深度自主地“多学”。教师只有不断综合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进程的有效干预和即时调适,才能通过教师“少教”促进学生“多学”,从而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少教”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自主学习;情境教学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之才,有为之才,在“少教多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的职能是激活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少教多学,兴趣为先
丁肇中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达尔文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趣学。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力量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激发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教多学”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教得轻松,使学生学得愉快。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靠的是引导者的智慧,我们可以创设情景,可以激发思维,可以开展比赛,可以深入实践,可以巧用多媒体,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等等。方法要灵活多样,形式要不拘一格,效率要一课一得。简单地说,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北京外国语学院邓昌炎教授说:“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少教多学”就是夸美纽斯说的:“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就是陶行知说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即把思维的过程返给学生,把课堂空间和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愉快而短暂,课堂心理空间丰富而广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进而高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师的“教”贵在引导,学生的“学”重在主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自主学习;情境教学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之才,有为之才,在“少教多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的职能是激活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少教多学,兴趣为先
丁肇中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达尔文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趣学。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力量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激发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教多学”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教得轻松,使学生学得愉快。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靠的是引导者的智慧,我们可以创设情景,可以激发思维,可以开展比赛,可以深入实践,可以巧用多媒体,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等等。方法要灵活多样,形式要不拘一格,效率要一课一得。简单地说,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北京外国语学院邓昌炎教授说:“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少教多学”就是夸美纽斯说的:“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就是陶行知说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即把思维的过程返给学生,把课堂空间和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愉快而短暂,课堂心理空间丰富而广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进而高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师的“教”贵在引导,学生的“学”重在主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