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教材活起来,让学生笑起来

【作者】 廖正雄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主动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地理;艺术导入;创设情境;设疑巧问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探究,不断提高教的技能、不断优化教的方法,也不断培养学生学的习惯,不断增强学的技巧,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动力,实施高效课堂。
  一、讲究导入艺术,点燃学生激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对于人们的影响和启迪日渐突出。教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和艺术在运用手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时选取恰当的艺术元素组织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和戏剧中的“序幕”,担负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导入是课堂艺术的开始,它虽不是教学主体,但好的导语是课堂艺术成功的开始,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切入主题,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优秀的地理教师特别讲究新课的引入,所以,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高效的地理教学,必须从新课导入开始,抓紧抓好导入艺术,势在必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要求地理教师灵活运用,激情激趣。我们可以复习导入;诗歌导入;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悬念导入;音乐导入;时事新闻导入;谜语导入;利用乡土地理导入等。导入艺术重在“巧、准、新”,力求新颖别致、灵活多样、幽默风趣,有吸引力。例如:讲《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直接提问: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构成包括什么?——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又接着提问:其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一个?——新疆。顺理成章,转入新课教学。又如讲“众多的人口”时,用多媒体放映《别挤了》,让学生观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众多的乘客你推我攮地挤上公共汽车的场面。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点拨说:“大家都看到了我国的人口众多。这么多人是怎样分布的,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直接进入主题。又如,学习“地球仪”,用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大江和高山。”自然引入新课。一句话,方法要多,导入要巧。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升了精神品质,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要多种多样,力求不拘一格,新颖别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创设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有利于教活教材,教活学生,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地理知识具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空间性和综合性等明显特点。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情境,可以把受时空因素限制而无法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理性认识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大大活跃起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地理教学改革成功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高效教学的要求。
  创设情境教活教材,教活学生,教活课堂。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需要,是否有效,是否有趣,是否激发了学生思维。所以,情境重要,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运用自如,熟练驾驭,有的放矢,能恰到好处,取得成效。如我组织学习“时区划分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我先给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校长到美国华盛顿出差,5月8日是他的生日,我们想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打电话,应该在北京时间的哪一天的什么时间给他打电话比较合适呢?”学生肯定就去思考,然后告诉他们:“我们应该在北京时间的5月8日晚上21点打电话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候是美国华盛顿的5月8日的早上九点。那么为什么同一个地球上我们的时间和日期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这样的连续发问,以及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又如教学“‘早穿棉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生活情景?为什么一天会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呢?”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大胆进行想象,等学生对问题各抒己见完,再带领学生学习不同地面温差的变化,让学生带着探索的心情学习教材内容,学完之后自然会理解其中的奥妙,知道原来沙地的气温变化速度会这么快,住在沙漠边缘可以感受四季变化的美好,进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生动有趣的课堂令人流连忘返,引人入胜,培养学生兴趣,需要地理教师不断创新的睿智。
  三、精心设计问题,放飞学生思绪
  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地理教师的问题设计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地理学科问题的设计需要注重遵循以下原则: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难易适度;要注重启发性;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注重多样化;要注重准确、具体、合理;要注重开放性等等。例如:教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面向全体提问:1.请大家说说一年的不同季节,人们穿衣上的不同?2.请大家说说不同季节中,我们家乡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有什么区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基础性的知识需要顾全大局。教学“美丽富饶的宝岛”时,可围绕“宝”字重点提问:森林宝库、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樟脑产地、东南盐仓……这样提问既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部分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它能取到条理清晰、纲举目张、突出难点、突破重点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好奇、活泼,极容易调动兴奋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问题设计得新颖、出乎意料,让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只有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熟练驾驭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才能教活课堂,放飞学生思绪。
  四、联系学生实际,实施快乐教学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活”。
  初中地理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较为艰巨,因此,我认为适当引入“快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已经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课堂学习由原来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被动参与,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合作的快乐、探究的乐趣,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成了一种苦难、一种磨难。因此,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仍然是今天地理教学的重点。帮助学困生,要结合学困生实际,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想其所想,忧其所忧。
  “施教之功,贵在诱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要多为学生想想学习的捷径,帮助学生降低难度,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授人以渔。如整体把握地球仪,记住地球是什么样的,分为几大洲几大洋,各大洲都是以什么地型为主,各大洲的范围,頻临的海洋是什么?如何巧记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就是一句话:“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人口超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也可以巧记为:
  你(尼日利亚)我(我国)人(印度)人(印度尼西亚)超重,爸(巴西)爸(巴基斯坦)每(美国)日(日本)恶(俄罗斯)梦(孟加拉国)。
  地理学科的内容丰富多采,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也要多种多样,新颖独特,优化组合。只要教师善于奉献,面包总是有的。
  总之,千重要万重要,掌握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掌握教材就没有法。地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法,善于精心导入,巧于注重提问,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教活教材,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振生.中学地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赵素欣.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活起来[J];新课程(教研版);2017年09期;
  [3]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有效策略[D];苏州大学;2018年;
  [4]张逢成.地理课堂优质教学问题策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