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覃结松

【机构】 广西平南县六陈镇第二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从抓好语法教学,加大背诵力度,使用英语授受,夯实学习基础,注重文化教学和重视主体作用等六个方面探求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基础;主体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又一次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谈论的热门话题。我在农村初中任教多年,对于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许多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之意。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如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如果学生学得糟糕,既无效果,亦无效率、效益,那么教师教得再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向同行学习,注重日常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开展听课评课,书写教学札记和教后反思等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经验。
  一、抓好语法教学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又有限,与小学英语教材相比,在编写内容上有多处重复,如七年级教材中,有不少象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内容在小学课本中就已出现,因而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存在不合理甚至脱轨现象。在教学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几乎没有进行,且语法项目比较复杂,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我个人认为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得较少的做法是很危险的,一定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同时,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教学效率会大为提高。
  二、强化背诵力度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去背诵。由小到多,由易到难,逐渐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英语初学阶段需要“死记硬背”,想不费功夫,就能牢记单词、脱口而出讲英语,显然是不现实的。许多英语名家都提倡学生背诵。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梅仁毅教授就说过,“在基础阶段,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
  三、使用英语授受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讲解课文、练习、测试、布置作业以及讲评、奖励等,都要尽量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语言能力等特点,使用的语言应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同时,课堂上要力求形式多样。如每天课前热心对话,让学生抛弃“害羞、怕开口”的毛病。课前几分钟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热身对话以愉快的方式拉开帷幕,以迅速简捷的方式整合学生的思维,从而把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让英语课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天地。
  四、夯实学习基础
  英语是一个持续学习的学科,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又相互辅助。基础非常关键,抓基础主要应从以下四方面着力:①把好单词关:这是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包括音标、解释、拼写等。初期阶段主要靠大声朗读拼写,通过听觉来记忆,记忆没有诀窍,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管用什么方法,记住就行;学了音标后,找出规律,可以帮助记忆单词。等词汇量有一定积累时,靠阅读来强化。②把好听力关:听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识,是建立在词汇量基础上的能力。要多听,反复听。③把好表达关:这是最难掌握的技巧,没有捷径,只能靠反复说、反复读。尽量去模仿语音、语调。朗读,模仿是关键,一定要大声,这个很重要,对于口语和听力都靠这个提高。④把好书写关:初期对学生的书写要严加要求,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当面订正指导。总之,听说读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只要一个方面提高,其他也会相应加强。建议从记忆单词、阅读入手,循序渐进。
  五、注重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特别是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要加强联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谈及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书报资料等,让学生观看节目和阅读文字,感受西方节日的气氛,平时课前播放音乐、英文歌、对话材料,营造语言学习氛围。教师还可利用课外组织第二课堂,进行文化专题讲座,如外国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问候语、禁忌语、体态语和手势语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六、重视主体作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学生英语学习如何,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上,除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这需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实现。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做老师的人,要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们心神向往的地方。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重在诱导。教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