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 朱 月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骝马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模式更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种更公平、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它的研究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之内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实行之初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定方向,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有收益。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数学教学;实施方法

  实践告知我们差异化教学是实现对每一个学生教学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在此,笔者结合长期以来通过差异化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方面谈几点浅见。
  一、关于差异化教学法成因的分析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氛围、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及遗传基因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丰富的个体差异。一是书写规范程度、数学阅读习惯、知识理解的程度都是速度差异化的成因;二是学生成长环境差异、不同的小学教育促成的不同学习习惯,造成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差异,是对知识接受差异的主要成因之一;三是部分学生容易接受模仿、有些学生容易接受对比、还有些学生能以问题为主线自己探究并获得相关的解题思想与方法、而有些学生喜欢合作探究等等,小学教师的风格差异,学生自身家庭的环境差异,对老师的喜欢与不认可等评价,称为影响学生适应教师教法的主要因素;四是学生因为学生的性别、爱好、认知水平与习惯差异,对空间的想象、逻辑推理、计算类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较大。
  二、借力多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差异化学习需要
  1.走班教学
  以数学、英语两科双班的组合为例。前一半人参加1、2节课,排名在后的一半人就上英语课3、4节课再互换,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分层教学的方式。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局部尝试,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遭遇到不少问题:走班,安静需一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减少;其次,长期实行走班制度,涉及学生的调动并同时有流动,也会造成学生的疲倦,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2.基地班流动教学模式
  以每个年级为单位,成立学科类生源基地班,一般取综合成绩前100名,并实行滚动管理,即通过入学考试、第一次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四次考试进行选拔,学生能进能出,这样给每个学生创造了机会,也施加了压力,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家长普遍认可,做到人尽其才,各取所需,尤其让优等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然则这种抽调部分学生另组基地班的模式虽然实践效果不错,但容易导致年级教学秩序混乱。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数学差异化教学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本文的核心之所在。学生个体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正好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一方面,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首先体现为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这让合作与互助成为了必需;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还具体体现为已有知识经验、思维角度、观点解法的不同,通过合作学习共享差异,从而寻求到更多、更好的解法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就不在是障碍,而成为了学习的资源。此外,分层而不分组,在体现差异化的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实现差异化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模式。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这一环节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突出效果,形形色色的试卷评讲法中,老师单向逐一通讲法,讲练结合评讲法,对错展示评讲法,分类归纳评讲法,小组合作评讲法中,经过大量的实践考证,老师单向逐一通讲法效果最差,小组合作评讲法效果最佳,给学生合作讨论,争论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最好的,学生的记忆最深刻,在头脑中保存的时间最长,另外,让学生通过对比他人答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归根结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全班学生智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三、设计差异化训练作业让不同学生都得到提升
  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对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不具有针对性,且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需完成布置的所有作业,不利于学生的提高,而变相使其消极对待,人为导致部分学生彻底沦为差生,因此应该考虑使用差异化教学作业设计,这也是差异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作法如下:分层次设立教学目标→分层次设计作业内容→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
  就笔者目前所带两个班的实际情况而言,作业的分层布置在差异化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远不及课堂教学,因为班额量小,40人左右,而学生的差异化呈现出了不确定,不断在发展,变化着的一种状态,因此作业大部分是统一布置,给学生在初一年级均等的发展与自我挑战的机会,在初二与初三的阶段,我会在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进行调整。但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的标准却始终保持分层。
  总之,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模式更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种更公平、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它的研究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之内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实行之初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定方向,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有收益。随着时间与实践的发展,这种模式会更加的完善。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