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德育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

【作者】 焦丽艳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要求必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和道德素养,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小学音乐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道德素养,树立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乐观的精神,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德育视角;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

  1、德育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1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音乐是一门有关心灵的学科,需要“感知”,乐理可以“知”,但要表达的情感只能“感”。音乐中的情感是无法通过教授来传递,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体验和反思,使主体和音乐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内化音乐中的情感。因此,体验音乐中的情感是课堂音乐教育的内在需求。而个体道德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无律—他律—自律”,个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外界影响个体道德发展,也是通过个体自身起的作用,个体自身能否内化外界道德要求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关键。道德的根源在情感上,个体有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才能体会外界规则的道德意义,触发道德行为,获得自律。
  1.2小学音乐教学的娱乐优势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德育的载体,最大优势在于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快乐就是将德育内容蕴含在具有趣味性的其他内容之中,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收获知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轻松、自由的性质,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喜爱,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学生接受性也高于传统灌输方式。
  2、优化措施分析
  2.1结合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材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由于教材的元素眾多,且覆盖面比较广泛,所以就需要音乐教师去仔细的梳理音乐教材,并有意义的进行选择。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的内容没有充分理解,他们觉得只要教会小学生们唱歌就可以,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歌曲里面所埋藏着的丰富的人文情怀。所以教师必须要借助音乐教材,在课堂中合理进行德育渗透。音乐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音乐的人文性。比如《祖国您好》、《龟兔赛跑》、《好朋友》等歌曲,都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其中包含着浓烈的爱国之情、勤奋勇敢的精神、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等。这些精神,都值得小学生们去了解和掌握,在学习这些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就要给他们渗透这些精神,让小学生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2.2合理导入
  教学时有效的导入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红色革命歌曲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中给学生们讲述相关的革命故事,让小学生产生浓烈的爱国之情;在学生和民族有关的音乐时,音乐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舞蹈和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十送红军》时,为了能让小学生体会到红军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受到其中激昂慷慨的情感、从音乐旋律中感悟到其情感。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播放这首歌曲,而是进行故事导入,给学生们讲述了红军的故事,让学生们体会到红军当时的艰难出境,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与红军有关的电影,感染学生,提升了学生们的爱国之情。然后,隐喻教师可以继续播放我国这些年来的变化,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宏伟的阅兵仪式、伟大的奥运会等等,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让学生们产生浓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之后音乐教师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们聆听这首歌中积极阳光的旋律,了解当时红军大无畏的精神,让他们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得来是多么的艰难,树立小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加轻松实现德育渗透。教师要结合音乐教材,制定完善科学的教学计划,确保在每节音乐课中都能实现德育渗透和教学目标。比如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不必着急的进行教学环节,而是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就想要放弃的时候呢?”学生们开始点头,并纷纷举手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数学题太难解了,认为自己实在解答不出来了,就直接放弃了;也有的学生学骑自行车,因为摔倒了两次之后,就再也不敢去尝试了;还有的学生吹长笛,但是因为吹不出好听的曲调,就决定以后不再练习了......等学生们回答结束了之后,音乐教师可以笑着说:“看来大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带领同学生去看看蜗牛遇到困难是怎么做的?是放弃呢?还是战胜困难继续前进呢?大家猜一猜?”学生们分成了两派,有的认为蜗牛会放弃,有的认为它不会。音乐教师此时就可进入教学:“那么现在咱们就一起看看,蜗牛有没有放弃吧。”等学生们学习了《蜗牛与黄鹂鸟》之后,学生们恍然大悟,即便是蜗牛拖着重重的壳、爬行速度那么慢,可是他依然坚持在葡萄树上爬行,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蜗牛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精神,以后再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勇于战胜困难。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小学生德育渗透,在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同时,培养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从歌曲学习中,悠然升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之情、勤劳善良的品格等,增强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品格。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加强和同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时晓芬.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1):140-149.
  [2]孙丹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音乐时空,2015(22):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