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作者】 吴 军

【机构】 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中心校



【正文】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而健康的体魄、强壮的肌体正是人们希望和追求的。体育课的质量也就到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了。
  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过这样的名言:“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则指出“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本身的积极性,教师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在长期的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也随时遇到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时常遇到学生对某一项过动项目。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学生回以极大的兴趣投入,从而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反之无积极性,课堂毫无生气,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兴趣从另一方面理解,也就是积极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爱上体育课,有了爱,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以向往的心情去研究它、领会它和掌握它。
  一、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的原因简析
  (一)家长、学生的认识不足,认为读书只要学习好,只要不考体院,学习体育就无用,家长不让子女在体育课上花费精力和时间,学生只能望运动而止步。
  (二)学校条件制约,特别是农村学校设备简陋,条件差,使按纲要求上的项目不能正常开展,甚至学校让学生自备器材,学生非常反感。许多学校多年未组织最基本的运动经比赛,使学生失去兴趣。
  (三)教师自身素质差,致使学生换去兴趣。在农村中学,许多体育教师是半路出家,自身动作技术不准,教给学生的动作技术随改动,学生产生疑问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安全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在“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由于处理体育运动中造成的伤害事故非常手,学校怕承担贵任,强行取缔有危险有项目,如铅球、爬竿等,这样就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不断增强学生装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宣传体育的重要意义。利用当时的人与事;利用国内、国际体育大事,自然引上起学生对体育的关注,从而有了参与的意识,觉得有这个必要,即南昌抱着极大的兴趣投人。近来随着报刊、杂志有关体育的内容增多,特别是我国成功兴办了亚运会及奥运会,引起了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极大震动。从宏观上看,通过体育,充分显示了我国经济势力、组织能力、科技水平、政治和社会安定,通过举办国际体育盛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民进了我国的国力和社会风貌,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极大地增强了中会儿女的凝聚力。微观上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以自身健康的实际需要,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体育运动与学习、健康、工作事业的关系。定期进行体育知识竞赛活动,比一比,谁收集近期体育方面知识多,给予表扬,激发收集兴趣。完成认识——兴趣——投入——提高这样一个过程。
  (二)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学校体育在良好的校风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教师的广告仪表、文化修养、工作态度及较高水平的运动技术、技能对学生都有极深的影响,我们知道教师无论在学生学习期间的哪一个学习阶段影响都是最深的,而体育教师尤为如此,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在运动中与学生交流机会多,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特别是体育素质较差的,更要主动给予安慰,并且多示范、讲解、鼓励,比歧视,不批评。切忌、杜绝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所以我们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越好,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而对体育的兴趣也正是在逐步的接触中提高的。教师成为他心目中理想的楷模。因此,教师要用对体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体育工作的激情,给他们以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他们能愉快地,并以极大的兴趣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1、选用教材的适宜性,体育教材内容繁多。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教材,也就是说教材的选择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如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同时身体正处于青春期快速发育阶段,所选项目不仅要适宜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要考虑提高学生们对该项目的兴趣;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别、体质差别、性别差别等,采取各种辅导方法与练习,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不然他们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当然学习的内容也不能简单,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给他们,同样也会失去兴趣。
  2、培养师生的关系的协调性。在教学中首先应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全体学生协调起来,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相互协调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与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这种主导作用于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意志、指令、控制等呆板程序的体现,而应该是引导、启发、激励等动态程序的运筹,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运动兴趣浓厚。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理环境的开发。
  3、调动情绪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的精神风貌在调动学生装情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给学生应该不仅是精神潇洒、高雅、干练和动作敏捷的形体语言,并能以恰当准确的各种手势,洪亮有节奏的指挥口令,抑扬顿挫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响,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练习动作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较高的兴趣与良好的精力。
  4、教学手段的恰当性。实践证明,在学习的各个年龄阶段,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分析技术动作,使学生一目了然,甚至可以利用电视录象播放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以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以游戏作为准备活动,游戏带着欢乐的色彩,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情绪兴趣。要体现如下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与意识完成教学内容,同时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检查教学内容落实的目的。
  5、教学方式的样性。除在校内运动场外,可把课堂移到野外。爬山、越野、游泳等,让学生感到新奇,达到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还可以搬上舞台,借助文娱演出进行表演,把队列武术等排成节目,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兴趣。
  6、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体育教师如能以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简扼在、风趣多采、逻辑性强的语言艺术进行授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话不在多,而在精”,语无伦次、枯燥无味的语言不仅使学生难得要领,而且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认真研业务以外,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用简练、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去打开学生装心灵的大门,提高对体育的体育意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