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作者】 谢兆邦

【机构】 广西平南县平山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课程新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从培养学生兴趣、保护学生“自我意识”、优化课堂结构、融洽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去优化英语教学,使学生乐意学英语。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核心内容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
  融洽师生关系,零距离优化英语教学。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能彻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和学生交朋友时,可以进行一些情感态度的培养,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新型教师,所以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学会接受新思想,新东西,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含义。例如我在上课时,一直面带微笑,与学生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学生可以不用举手,随时站起来回答或提出问题,即使问题是错的,决不在课堂上批评,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实现师生课堂零距离,从师生关系方面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堂结构上,教师要多动脑筋,我们现在常用的“五步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结构,但也不能死搬硬套,可以随意调整、添加。我认为无论哪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学生在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有人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新。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有人调查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以师生平等的理念设计课堂提问,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和蔼的态度提问,以尊重的姿态评判学生的回答,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有了积极的情感状态,他们才得以主动而愉快地学习。适当的渐进启发、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增加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提问的切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保持有效的学习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习兴趣,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趣味资源,寻找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且又能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其好奇心,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增强提问的效用。
  以课堂提问为教学反思的着力点,适时进行教师自我评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手段,而教师是这场活动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提问的技巧,而适时的反思,是改变和提高的有效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呈现问题的方式、问题设定的难易层次、问题展示的时机顺序等诸多方面形成规范、科学、合理的套路。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等能力,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实施优化教学,使学生乐意学英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