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作者】 王同同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官庄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文本”的教学原则,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學体育;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作出改变。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做课堂教学中的领导者,而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兴趣点我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和信任,用自己的真诚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既能够提升技能,也能够感受到快乐。由于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比如,在篮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但能够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篮球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而融洽的。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在让学生练习跳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器械的高度,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再逐渐增加学生跳高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并且增加学习体育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并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威而有信。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严厉的批评学生,而是可以尝试模仿学生错误动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放松,然后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指导其改正。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要有一种宽容理解、温柔体贴的态度。比如,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运动,教师可以单独和学生聊一聊,了解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竞赛。小学生都比较好胜,竞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体育素质。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小学体育大多以户外活动为主,但是有很多体育理论仅仅依靠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多媒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使课堂评价的机制不断地完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即使学生的表现不好,教师也不应该否定学生,而是给予他们鼓励。教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除了以往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更好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其次,教师随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共性,又要关注学生个性。课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际的水平。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思维方式、家庭背景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善课堂评价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丹.“以生为本”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9(04):89-90.
[2]吴妍.探索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以生为本[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44-145.
[3]苏明,张巍.以生为本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8(21):155-156.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學体育;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作出改变。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做课堂教学中的领导者,而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兴趣点我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和信任,用自己的真诚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既能够提升技能,也能够感受到快乐。由于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比如,在篮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但能够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篮球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而融洽的。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在让学生练习跳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器械的高度,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再逐渐增加学生跳高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并且增加学习体育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并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威而有信。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严厉的批评学生,而是可以尝试模仿学生错误动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放松,然后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指导其改正。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要有一种宽容理解、温柔体贴的态度。比如,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运动,教师可以单独和学生聊一聊,了解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竞赛。小学生都比较好胜,竞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体育素质。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小学体育大多以户外活动为主,但是有很多体育理论仅仅依靠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多媒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使课堂评价的机制不断地完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即使学生的表现不好,教师也不应该否定学生,而是给予他们鼓励。教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除了以往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更好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其次,教师随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共性,又要关注学生个性。课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际的水平。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思维方式、家庭背景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善课堂评价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丹.“以生为本”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9(04):89-90.
[2]吴妍.探索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以生为本[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44-145.
[3]苏明,张巍.以生为本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8(2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