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微信群里的语文课堂
【作者】 沈 芳
【机构】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康岳小学
【正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为现代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智能手机、无限网络、微信可谓时下最流行的词汇。微信这一信息传递工具基本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信息交流工具之一,它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交流,还能够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在学校,教师通过组建微信群,可方便师生、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同时也能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建立微信群,家校联系更方便
对于我们孩子的教育,是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老师的有效的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但有的家长由于奔波生活,很少和老师交流,有的家长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姓谁名啥,更别说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有的家长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自己却常年“旅居他乡”,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跟不上孩子的学习节奏,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孩子在学校骗老师,在家里哄骗家长的事情就经常发生。这样长期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不好的习惯。班级群的建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一般不再微信群里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利用下课抄写家庭作业的习惯,凡家长在群里问作业的孩子,第二天就得到我这来领“赏”。第二天作业完成认真的孩子,作业有进步的孩子我会在群里提出表扬,并鼓励它们再接再厉;完成不理想者也会及时和家长个别反馈,这样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孩子偷懒不完成作业的几乎没有。
二、建立微信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课堂里我和孩子们互相学习,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强,可孩子们回到家里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激情来学习呢?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有家长曾经无奈地向我反映“沈老师,我家孩子做作业我可头疼了,遇到不会的吧,我教他他还不乐意,说我不是老师,我们老师不是这么讲的”还有家长就说“老师你布置的朗读作业我家的孩子就是不愿意开口,有的时候说多了,他还生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有的孩子还是平时学校表现特别好的。因此从那时起我开始利用微信群,让孩子们晚发语音作业,这个作业刚布置的时候孩子们都很积极,四点过五分放学,四点三十就有同学交作业,当我点开语音的时候,孩子们的稚嫩,甜美的声音就这样传到的我的耳朵里,我拿着书一条一条的听,听孩子的每个字的发音,读得好的我会给一个笑脸,大拇指,孩子收到我的表扬读书就更加积极了,我赶紧拿出笔来登记这次交作业的同学的名字,准备第二天给他们领贴画,我们约定积满十个可以到我这里来领赏。一直到晚上十点点多还有孩子交作业,这样可不行,这会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第二天课堂里我开始跟孩子们强调交语音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八点,“沈老师可不希望看着你们顶着熊猫眼来上学,这样你们会变笨的”听到这话孩子们都笑了。第二天交作业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八点前交语音作业。“真不错”那天我在群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两周下来孩子们课堂里朗读课文的积极性明显高了许多。
利用微信群,孩子们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难题也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了。孩子们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在课堂里也自信了。
一、建立微信群,家校联系更方便
对于我们孩子的教育,是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老师的有效的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但有的家长由于奔波生活,很少和老师交流,有的家长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姓谁名啥,更别说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有的家长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自己却常年“旅居他乡”,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跟不上孩子的学习节奏,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孩子在学校骗老师,在家里哄骗家长的事情就经常发生。这样长期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不好的习惯。班级群的建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一般不再微信群里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利用下课抄写家庭作业的习惯,凡家长在群里问作业的孩子,第二天就得到我这来领“赏”。第二天作业完成认真的孩子,作业有进步的孩子我会在群里提出表扬,并鼓励它们再接再厉;完成不理想者也会及时和家长个别反馈,这样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孩子偷懒不完成作业的几乎没有。
二、建立微信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课堂里我和孩子们互相学习,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强,可孩子们回到家里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激情来学习呢?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有家长曾经无奈地向我反映“沈老师,我家孩子做作业我可头疼了,遇到不会的吧,我教他他还不乐意,说我不是老师,我们老师不是这么讲的”还有家长就说“老师你布置的朗读作业我家的孩子就是不愿意开口,有的时候说多了,他还生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有的孩子还是平时学校表现特别好的。因此从那时起我开始利用微信群,让孩子们晚发语音作业,这个作业刚布置的时候孩子们都很积极,四点过五分放学,四点三十就有同学交作业,当我点开语音的时候,孩子们的稚嫩,甜美的声音就这样传到的我的耳朵里,我拿着书一条一条的听,听孩子的每个字的发音,读得好的我会给一个笑脸,大拇指,孩子收到我的表扬读书就更加积极了,我赶紧拿出笔来登记这次交作业的同学的名字,准备第二天给他们领贴画,我们约定积满十个可以到我这里来领赏。一直到晚上十点点多还有孩子交作业,这样可不行,这会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第二天课堂里我开始跟孩子们强调交语音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八点,“沈老师可不希望看着你们顶着熊猫眼来上学,这样你们会变笨的”听到这话孩子们都笑了。第二天交作业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八点前交语音作业。“真不错”那天我在群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两周下来孩子们课堂里朗读课文的积极性明显高了许多。
利用微信群,孩子们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难题也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了。孩子们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在课堂里也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