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教学反思

【作者】 章晓英

【机构】 新疆石河子150团第一中学



【正文】  实际问题和方程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根据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并学会解答有关行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历经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学会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首先复习了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引入新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相向而行,我让两人学生进行演示。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至相遇的过程。接下来要重点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即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的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开始我边演示画的过程,边指导学生跟着画图,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列方程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用数学符合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过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能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教学时,我特别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还要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便于思考的简便方法,进而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本课的教学中,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索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何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的开始,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畅谈解题思路,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找准了教学起点,又渗透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同时在师生的对话中,抓住契机,及时点题,使学生明确了思维的方向,促使知识的正迁移。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改变以例题、示范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让多数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从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为一体,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学生在充分交流与分享、纠正偏差中逐步形成共识——抽象概括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样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不仅获得所需的知识,而且获得方法。
  三、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由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能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地积极性。摈弃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让学生自学后教的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己试一试,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找同学起来汇报交流的结果。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尝试解题后,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题意,老师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一种解法较合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把这道题存在的等量关系弄清,再从中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案。我认为这样教学既能预防错误定势的形成,又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强化了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交给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采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充分相信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知识更加重要。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知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地渗透,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这节课,老师启发学生运用已有地知识经验探索问题,渗透了“迁移转化归纳策略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这节课教学,我认为行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特别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 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