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生计算的错因及对策
【作者】 才让措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比例,它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熟练正确,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少计算错误的重要保证。许多小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不良计算习惯所导致的。
【关键词】 数学;计算;习惯;思维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
1、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一般教师往往从小学生错误的表面现象出发,认为计算错误是由于简单的马虎或不小心所致。其实,在大量的错题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可以发现,经常出错的小学生在做任何事时都将反映出缺乏一丝不苟的心理这个特点。如写字潦草,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或由于铅笔太粗、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小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书上、手背上等等,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并不是小学生不会做,而在于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准确的认识,视计算为简单化的作业,自以为“能做”,马虎了事,不够踏实。
2、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
从心理理论出发,如果小学生缺乏心理调控的知识与技能,其学习能力方面终归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就是说,任何学习活动都应伴随着对自己的认知的调控过程。否则,学习的有效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有些小学生计算后从不检查自己的作业,不管时间有多充余,他们总是做好后就万事大吉了(连考试也一样),而有一些小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查,如果老师硬要他检查,也只是应敷了事,心不在焉,有些小学生干脆等老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而每当这种因疏忽、大意出现的错误时,只要小学生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就能避免,但是他们往往不去做。这是小学生的惰性、随意性在作怪,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必要的认知调控知识所致。
二、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心理素质的调控,引发小学生对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
小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使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试卷分析中,要求小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小统计。各人都进行自我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错误原因的分析,让小学生自己发现出错误原因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自己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还把一些计算准确率一直较高的小学生的作业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这样,使一些计算准确率低的小学生在思想上有所震动。同时,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的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从而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并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在作业时的一些不良心理。
2、在教会小学生写草稿过程中训练他们一丝不苟的习惯
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式子运算中,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小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学习两步计算时,要求小学生把竖式写在作业本的递等式的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小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小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小学生就能把握口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小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竖式时,我们把“草稿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小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进小学生形成竖式计算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实践证明,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错误率,可以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并且这种心理品质还会迁移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3、在批改方法上考虑培养小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对前面提到的计算草稿也进行批改外,我还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批改时先看小学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作业评定“优”,若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仍依作业全部正确来评定。这不仅能促进小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训小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因此小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
4、利用口算训练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计算正确率
快速的口算训练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必须百分之百地正确、熟练地口算。坚持口算的常规训练,应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须重视的。应让小学生每当数学课的预备铃一响,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训练题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偶尔穿插小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对于口算结果,可以采用每天轮流由同桌两人报答数,其余同学核对(时间在2-3分钟)的方法。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心理和计算习惯的方法可以说是无穷的,但总离不开一是严格要求,加强训练;二是教小学生一些正确的计算有效的方法;三是积极教育和鼓励等基本要素。让广大小学生在心理上树立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必将促进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也必将能做到既“减负”又“增效”。
【关键词】 数学;计算;习惯;思维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
1、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一般教师往往从小学生错误的表面现象出发,认为计算错误是由于简单的马虎或不小心所致。其实,在大量的错题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可以发现,经常出错的小学生在做任何事时都将反映出缺乏一丝不苟的心理这个特点。如写字潦草,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或由于铅笔太粗、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小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书上、手背上等等,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并不是小学生不会做,而在于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准确的认识,视计算为简单化的作业,自以为“能做”,马虎了事,不够踏实。
2、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
从心理理论出发,如果小学生缺乏心理调控的知识与技能,其学习能力方面终归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就是说,任何学习活动都应伴随着对自己的认知的调控过程。否则,学习的有效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有些小学生计算后从不检查自己的作业,不管时间有多充余,他们总是做好后就万事大吉了(连考试也一样),而有一些小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查,如果老师硬要他检查,也只是应敷了事,心不在焉,有些小学生干脆等老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而每当这种因疏忽、大意出现的错误时,只要小学生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就能避免,但是他们往往不去做。这是小学生的惰性、随意性在作怪,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必要的认知调控知识所致。
二、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心理素质的调控,引发小学生对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
小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使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试卷分析中,要求小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小统计。各人都进行自我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错误原因的分析,让小学生自己发现出错误原因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自己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还把一些计算准确率一直较高的小学生的作业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这样,使一些计算准确率低的小学生在思想上有所震动。同时,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的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从而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并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在作业时的一些不良心理。
2、在教会小学生写草稿过程中训练他们一丝不苟的习惯
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式子运算中,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小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学习两步计算时,要求小学生把竖式写在作业本的递等式的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小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小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小学生就能把握口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小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竖式时,我们把“草稿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小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进小学生形成竖式计算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实践证明,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错误率,可以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并且这种心理品质还会迁移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3、在批改方法上考虑培养小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对前面提到的计算草稿也进行批改外,我还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批改时先看小学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作业评定“优”,若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仍依作业全部正确来评定。这不仅能促进小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训小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因此小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
4、利用口算训练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计算正确率
快速的口算训练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必须百分之百地正确、熟练地口算。坚持口算的常规训练,应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须重视的。应让小学生每当数学课的预备铃一响,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训练题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偶尔穿插小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对于口算结果,可以采用每天轮流由同桌两人报答数,其余同学核对(时间在2-3分钟)的方法。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心理和计算习惯的方法可以说是无穷的,但总离不开一是严格要求,加强训练;二是教小学生一些正确的计算有效的方法;三是积极教育和鼓励等基本要素。让广大小学生在心理上树立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必将促进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也必将能做到既“减负”又“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