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讨钢琴艺术指导与舞台表演的融合

【作者】 吴雨婷

【机构】 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正文】  【摘 要】 钢琴艺术指导不单单只是钢琴演奏,它更像是一种音乐灵魂的指导者。在现场的舞台表演时,钢琴艺术指导就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表演者充分的融入到作品中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如何使表演者的临场表演发挥到极致等等,这些都是钢琴艺术指导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钢琴艺术指导;舞台表演;灵魂

  钢琴艺术指导依附于钢琴伴奏,但又不同与钢琴伴奏。它是集钢琴、声乐、器乐、作曲、音乐史、语言等专业为一身的专业,尤其在舞台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艺术指导者需要具备综合的音乐专业素养,需要具备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具备对艺术整体的协调把控能力。可以说,钢琴艺术指导的出现为表演者展现的音乐赋予了新的灵魂,赋予了第二次生命。
  一、钢琴艺术指导
  钢琴艺术指导是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同时存在于音乐表演中。它与钢琴伴奏有着本质区别。钢琴艺术指导除了作为钢琴演奏的身份出现外,它还像一种音乐灵魂的指导者,把握着音乐艺术的整个命脉。钢琴艺术指导者在指导音乐作品时,需要对作品的各个音乐要素充分分析,例如和声、换气口、节奏、旋律等。同时还需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个人思想等进行了解,只有对作品进行全方面的剖析,才能强化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最终展现出最佳的表演状态。钢琴艺术指导还应充当心理调节师的身份,对表演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方法调整。尤其在现场表演时,表演者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这时指导者就应该缓和表演者的心理情绪使其放松,同时还应当具备比表演者更高的心理素质。一名钢琴艺术指导还需要很高的视奏能力、钢琴演奏能力、舞台实践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它是一门注重实践的专业,只有具备这些综合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艺术指导者。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舞台表演种类很多,譬如声乐表演、乐器表演、合唱表演等等,在这些正式表演中一般都会用到钢琴伴奏,这时钢琴艺术指导就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表演者充分的融入到作品中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使表演者的临场表演发挥到极致等等,这些都是钢琴艺术指导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调节表演者的心理压力
  舞台表演中表演者总会出现多多少少的心理压力,这主要是因为表演者参加的表演实践较少或者心理素质较差造成的,钢琴艺术指导就需要缓解表演者的心理压力。为调节表演者的心理,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要具备比表演者更高的心理素质,因为钢琴艺术指导同样会在舞台表演中担任钢琴伴奏的角色,遇到突发情况要尽量做到临危不惧,将表演进行到底,切记不能中间中断表演。那么,钢琴艺术指导在调节表演者的心理压力上有何措施呢?第一,在台下表演者与钢琴艺术指导进行合作时,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默契感,对对方做到充分了解,尤其是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对表演者常出现的问题做到轻车熟路,在舞台表演中如果出现失误,要将错误掩盖,将表演完满的进行下去。在两者合作的同时还应当各直其责,表演者要将自己表演的部分熟悉,无论是声乐演唱者还是器乐演奏者,钢琴艺术指导也应当将自己的伴奏部分弹奏熟练。第二,在进行正式舞台表演时,表演者首先应与钢琴艺术指导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避免紧张感出现。钢琴艺术指导也需要引导表演者多去回想音乐作品,将自己充分带入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排除杂念,减少紧张感。第三,培养表演者克服内心的恐惧感,这就需要鼓励表演者多去参加舞台实践,毕竟舞台经验多了,心理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带动表演者的情绪
  表演者演奏时需要建立良好的音乐画面感,这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在演奏钢琴伴奏时充分带动表演者的情绪。尤其在表演开始时,钢琴伴奏会首先演奏音乐的前奏进入主题,在演奏前奏时钢琴艺术指导就应该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充分融入到作品中,为准备进入表演的表演者带来美好的音乐意境。同时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作品所要展现的真实意思,从而通过钢琴展现出来。尤其当遇到钢琴独奏的时候,千万记住钢琴伴奏要符合作品表达的真实内容,不能出现偏差,只有钢琴伴奏充分融入到作品中,才能带动表演者的情绪。同样这种情境需要双方共同建立,如果没有钢琴伴奏的支撑,单单只是单纯的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难免会显得单调,而且表演者也不容易进入到作品中去,因此,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三)提高听众审美享受
  听众是评价舞台表演效果的主要群体,音乐价值的体现也是听众。多数人进入音乐厅都是为了休息和娱乐,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享受。人们愿意观看舞台表演就是因为通过欣赏歌曲或器乐曲可以产生一种愉悦感,使自己的审美得到满足。为给听众创造完美的听觉享受,钢琴艺术指导不仅要将表演者带入作品情境中,也要将听众带入其中,使听众沉醉在艺术欣赏中。当然仅仅靠钢琴艺术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表演者展现出的音乐也应当足够优美,这样才能使听众达到忘我的境界,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听觉享受远远超出了物质享受。舞台表演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音乐,提高了审美水平,幸福感也得到提升。
  三、钢琴艺术指导在舞台表演中的意义
  在舞台表演中,钢琴艺术指导与其任何一种表演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钢琴艺术指导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音乐体裁,处理不同的音乐时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合格的钢琴艺术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或演奏水平,还可以提高表演者理解作品的能力,同时也会使表演者展现的音乐锦上添花,为展现一台完美的舞台表演做出贡献。钢琴艺术指导与表演者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它像灵魂一样存在于音乐中。同样,正是因为钢琴艺术指导的出现,也提高了听众的审美享受,它将音乐与表演者及听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听众完美的听觉感受。不仅拉近了高雅音乐与听众的距离,同时也将音乐进行了普及。听众在进行欣赏时,美好的音乐也带给了他们愉悦的幸福感,提高了审美享受,充分缓解了生活中的压力。作为舞台表演本身,钢琴艺术指导也为其提供了高质量的音乐水准,为推动高质量的舞台表演做出了贡献。
  通过钢琴艺术指导的一首又一首作品,在舞台表演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它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音乐人的不断探究,一定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凌楠.论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4.7.
  [2]牟一娜.艺术指导的多重角色性[J].黄河之声,2010(5):115—117.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