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

【作者】 黄小丽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七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美术就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创造美,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和谐,对社会充满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展示出来,这样他们才能在美术中自由创造,把自己心中的画展现出来。这篇文章首先对小学生自由创造力进行概括,然后再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自由创造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创造,激发出创造灵感,把心中最美的画描绘出来。
  【关键词】 小学美术;自由创造力;培养;方法

  一、自由创造力概述
  自由创造力是我国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欠缺的东西。西方国家的小学生和我国的同龄人相比,问题就能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美术的学习之所以能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是因为它能让学生画出心中所想,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不再是想法,而是能具象化的一个作品。同时,配备相应的教材,能让学生对美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各种作品中的内涵传递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作画能力,就能培养学生较好的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对美术课就会产生误导,对美术也没有任何期待,因此教师的作用很大。有很多家长花费庞大的费用让学生去上美术培训班,能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教师认真教学不仅能给家长和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也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那么教师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呢?
  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首先是在美术课中,在启发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儿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技 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例如,在《指纹画》一课教学中,我在两个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班不讲具体的知识,只要求学生 自己动手创作;另一个班在讲了圆印法、斜印法、侧印法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前一个班学生的作品虽有创 造性表现但随意性强,由于没有技法指导,画面杂乱。而另一个班学生的作品既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因 有技法的交融和灵活运用,而使画面美观、耐看。通过这一课的对比教学,我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 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要使儿童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则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手提包》一课的教学中,我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商场里逛一逛、大街上走一走”导入, 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接着,我把学生引入“热闹的街市”中。“你们看,商场货架上的手提包(我事先的范 画)可真多,可真美。你能分别给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些包的形状和图案吗?”学生认真观察后,分别介绍 了每种包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梯形……)。“看,迎面走来的两个小姑娘(临时抽调的学生) 拎的包也很特别。”我示意两名学生上台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小包。然后,我说:“我们今天逛街的收获可不小 啊。”由学生小结:我们认识了各种包,有不同形状、不同花纹。接着,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形状的包吗?”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在作业过程中,我满意地发现,各式 各样,色彩纷呈的包出现在他们的画作之中。
  第三要以学生个性特征为依据,培养其审美意识。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情况,由此对其开展美术教学,使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绘画的相同点比较多,主要包括绘画比较夸张、色彩比较鲜明,绘画对象无法对其产生限制作用。所以,在开展教学时,美术教师需要将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作为重要依据,实现教学方案的制定,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在绘画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举例来说,小学生在学习画太阳时,教师可以首先将不同造型的太阳画在黑板上,然后将画出太阳趣味的方法传递给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其画成老人的形态或者小女孩的形态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四季特征画太阳,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太阳光芒分别画成枝条、火焰、果实和糖葫芦等。通过不同图案化形式表现太阳,同小学生的认知更加契合,并且有效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四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生活中演绎美术,美术在生活中闪光。生活给了美术素材,让美术变得丰富多彩。在秋天,美丽如画,带来学生去野外写生,让美术融入到生活中去。秋天的落叶飘落下来,像美丽的蝴蝶,像飞翔的小鸟,一片一片的落下来,给了人无限的遐想。学生们看到生活中这样美的景色,创造力会得到激发,思维变得异常丰富。这些落叶在小学生手中成了美丽的素材,看着野外的美景,创造力得到了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变得自由自在,创造力随着思维在不断跃动,灵感在秋景中闪烁。把美术融入生活,美术就有了生命,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变得无穷无尽。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需要教师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由,能让想象力充分发挥并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们就会再接再厉,美术作品才会更加有生命力,学生才能真正享受美术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让美育的课堂变得更因充实快乐。
  参考文献:
  [1]张哲,学生自由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5年。
  [2]李伟杰,小学美术教育自由创造力的培养探索[J];艺术科技,2015年。
  [3]徐学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J].小学生,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