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育回归生活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 韩 英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将英语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英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的相关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课堂设计以及作业的布置中为学生创建语言环境,补充生活化的情境,从而锻炼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 生活化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根据新课改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立足于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英语实践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如何将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实现初中英语课程有效教学是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具体如下:
  1.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1)深入研究英语教材,联系生活创建有趣课堂
  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认真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材料,寻找教材与实际生活的共通点,利用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加初中英语的实用性。比如,在七年级Daily Life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每日记一篇简短英文日记的习惯,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的英文知识对自己一天的生活和感受进行描绘。这个活动可以在本单元开课前一周进行,最后在课堂中进行一周日记展示,请学生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一日心得。这样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日常,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利用中外传统节日,鼓励学生使用日常英语?
  全球文化交流趋势的发展,很多初中学生通过对外国歌曲、节目以及影视作品等的赏析逐渐了解外国文化,尤其是对外国传统节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对这些节日的喜爱,将他们作为教学素材加入日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学和日常交流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异国文化,提升综合能力。比如,在圣诞节前夕,教师可以组织进行一次圣诞晚会,请学生分组准备不同的英语节目在晚会上进行展示,相互传递英文祝福语,还可以教学生唱圣诞颂歌,增添英语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生活中的节日场景,能够增添情境的真实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
  (3)搜索趣味新闻报道,加强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接收渠道越来越多,自主认识的新闻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社会的热点新闻和事件,此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些热点信息中挖掘英语教学素材,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开展口语交流或者写作训练。对于初中段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他们对英语表达技巧和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够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关注新闻时事的习惯,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有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多起爆炸案,造成了重大伤亡,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对于此事件,教师可在班级中开展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对国际时事的了解和关注,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新闻事件给学生规定演讲的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能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进行点餐以及购物等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在商店购物的生活情境,请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顾客,规定进行某商品的购买,让学生进行演绎。增进学生对核心句型“How much is it? Can I help you?I’d like,please. Here you are.”的掌握,增加学生的相关词汇量,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深化教学内容和主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了确定和强调,因此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进行了“how much”内容的教学实践后,教师还可以制造具体的情景,将教室装扮成餐厅的样子,在黑板上写下餐厅的菜单,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点餐活动。通过这样日常情境的实现学生对日常用语的灵活运用,提升英语的应用水平。
  3.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加强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如今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比较枯燥和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将作业视为一种负担,不愿意去完成。对此,教师可以将作业进行生活化,改变传统的重复抄写形式,增加生活实践的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就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排斥感。这样还能引发学生对实践的探索和思考,感悟生活,对生活充满热爱。比如,在进行课文《School Clubs》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对俱乐部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启发和挖掘,以这个为研究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后讓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调查其他学校的俱乐部种类,并将没有学过的单词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弄清楚,再根据自己调查的情况提出自己对于学校的意见,比如应该增加某某项目俱乐部或者举行某某项目友谊赛等。作业的难度不大,同时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刻理解所学的单词,增加课后作业的趣味性。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生活化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书本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范霞.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J].华夏教师,2018(17):63.
  [2]金燕.试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9(05):78-79.
  [3]田晓琴.探析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