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作者】 陈 浩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胡集学区李赵教学点



【正文】  【摘 要】 语文阅读的作用体现在各科目学习上,不单单是语文学科,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往往更能提取题目当中的有效信息。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不能忽略掉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内容将指出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列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

  学习语文阅读不仅在语文科目中很重要,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具有相通作用。阅读能力佳的学生,能快速地获取到有效信息,能及时抓住重点并延伸自己的实践能力,对题目的理解也较其他人更透彻。广大教师应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如何有效地阅读,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一、探究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生不够热情,教师情绪减弱。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时,通常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只知道听老师讲解,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的被动式学习,本该是主体地位的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角色性,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自然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并在阅读的同时感到枯燥无味。
  此外,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表现不太积极,情绪低热情,可能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本该是轻松氛围的学习环境,竟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像是一种“机械性”的程序化阅读。要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教师有意无意的观念将给学生无形的影响,连教师都不看重语文阅读,学生如何提起兴趣,这就会使得小学阅读教学产生恶性循环。
  2、教学目标不合理,拓展延伸很枯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不让课堂毫无目的性和收获性,总归还是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却对教学目标不放在心上,随随便便就制定的教学目标从科学安排的角度上看不够合理,就算很严谨地备课,可能做的只是无用功。例如,教学目标太繁重,在预习时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失去学习信心与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学目标太简单,可能会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不够上心,认为这是一件不值得重视的学习部分,久而久之会落下功课;教学目标太零散,使学生的预期学习与课堂讲解结合有落差,不明白教师的讲解内容,甚至对语文阅读产生疑问,注意力容易分散找不到学习重点,从而对语文阅读感到疲惫。
  除了教学目标不合理影响到教学有效性,枯燥的拓展延伸也在无形中阻碍了教学有效性。连本该有趣的拓展延伸都很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出语文阅读很枯燥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阅读学习不应一味地只重课本,也不应采用程序化毫无灵魂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拓展延伸中可以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
  1、引导分析重点段落,欣赏优美语句。浅阅课文并不能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而有些篇幅较长的课文也容易让学生没有耐心,提不上兴趣去阅读。带着完成任务式的心态,学生的语文阅读有效性根本提不高,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阅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大意内容和中心思想,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寻找重点段落,理解到思考带来的积极过程。
  重点段落的提取,更容易使复杂课文变得一般化,阅读起来轻松有趣,在这个前提上,才能更顺畅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一篇优秀的课文肯定是优美语句的累积,总有一些句子是起到提升阅读有效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理解重点段落的前提下,去赏析优美语句。学生逐渐能靠自己阅读掌握课文的重点语句,欣赏一些有趣有用的语句,阅读兴趣也就慢慢提上来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能自行提取课文的重点信息,这就是语文阅读有效化。
  2、提高课堂趣味性,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不仅学生没有学习阅读的热情,教师情绪也会因此低落一些,教学质量自然降低,阅读有效性一直停步不前。要想让课堂变得积极欢乐,学生的语文阅读参与感增加,就要想方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使处于“爱玩”年龄段的小学生爱上课堂爱上阅读。趣味课程的环节很多,让学生当“小演员”是未尝不可的,也不妨让学生尝试当当“小老师”,亦或者是在课堂上提出有趣的延伸问题,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主角光环,又能加强课堂豆趣味性。比如在阅读《窃读记》时,可以问学生:“大家都普遍认为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有人就质疑文章中小女孩的行为,你怎样看待她的‘窃读’?”在得知问题后,学生会思考自己的心里话,自然会重新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前后内容,也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如果仅仅只是将课程趣味化,对语文阅读有效性的作用还是不够大,紧接其后的课后作业也应优化设计,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阅读《牧童》一诗后,课后作业可以是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幅画,这样也能够升华阅读的含义。当然,有些故事类课文,阅读结尾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可发展性,让学生尝试一下续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还会遇到什么事情,都会使学生不断在想象和思考,并觉得有趣。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参与到每个环节,课后作业优化性,作业不再是任务负担,而是兴趣导向。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更加有效性。
  总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师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应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进行探究。相信,从教学目标、拓展延伸、课堂趣味性和作业优化入手,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玉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14):38-40.
  [2]姚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9(22):124.
  [3]杨玉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