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作者】 刘 慧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我们一线老师的重要追求。在实践中,我们应创新提效途径,做到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过程趣味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是一线教师的追求,是落实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重要体现。而传统语文教学,没有方法单一,缺乏先进手段支撑,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在全面倡导效能建设的今天,我们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出“少、费、差、慢”的怪圈,就成为我们课改的重要追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方法探究。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方式灵活化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我们促进学生参与的有效手段。多年语文教学告诉我们,灵活化的教学首先有助于理解课程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连通和形象化。其次,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教学的新颖有趣。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灵活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石,是促使学生对知识解析,知识训练,知识理解的有力工具。再次,灵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培养兴趣,提高认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一定要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新颖有趣,灵活多样。
二、教学手段信息化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手段走进了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我们知道,计算机多媒体凭借信息量大、形式活泼等强大优势,轻而易举地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效果,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和拓展了语文教育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效率。教学中,我们就可充分其优势,开展语文教学。
(一)直观呈现学习材料。多媒体是直观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大屏呈现学习材料,既快捷又灵活。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现行教材材料如果导入的好,并且交互适当,就能很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迅速掌握新知识。比如《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我先用语言导入: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万物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在交流汇报时,我可以请学生在第2自然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多媒体软件给它涂上颜色词,并让学生加以介绍和评价。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描写秋天颜色的词语。这样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利用了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仅此一招,就使粉笔+黑板传统课堂模式与多媒体教室模式相形见绌,实现了有效教学预期。
(二)创造生动教学环境。创设情境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同样是在《秋天的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使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学生应该记忆和积累的地方。这么美的文章,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呢?我预先制作了一些资源,放入了交互白板软件的图片库和注释库中。教学时,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秋天的雨景。学生注意力被画面吸引,非常集中,对秋天的雨景有了较深的认识。为文章引出的多种修辞手法,秋雨人格化,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含蓄地抒发感情等作铺垫,在理解时通过多媒体的渐变和对比,让学生对文中的修辞羞耻不能就快速理解了,从而我们就达到了化解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了。
三、教学过程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最好的老师就是注重学生兴趣激发培养的老师了。在新课改实践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落实主体理念的有效做法就是激趣。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就要实施趣味教学法,以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方法新也是激趣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教朗读时可进行模仿比赛,看谁最先说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悟,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等,这些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而且,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要好得多。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多种策略实施,切忌一法到底,传统“满堂讲”已经证明没有多大效果。在全面进行课改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趣味化。而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化理念为方法,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值得一说的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趣味教学,其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段靖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中小学电教,2017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是一线教师的追求,是落实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重要体现。而传统语文教学,没有方法单一,缺乏先进手段支撑,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在全面倡导效能建设的今天,我们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出“少、费、差、慢”的怪圈,就成为我们课改的重要追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方法探究。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方式灵活化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我们促进学生参与的有效手段。多年语文教学告诉我们,灵活化的教学首先有助于理解课程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连通和形象化。其次,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教学的新颖有趣。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灵活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石,是促使学生对知识解析,知识训练,知识理解的有力工具。再次,灵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培养兴趣,提高认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一定要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新颖有趣,灵活多样。
二、教学手段信息化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手段走进了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我们知道,计算机多媒体凭借信息量大、形式活泼等强大优势,轻而易举地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效果,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和拓展了语文教育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效率。教学中,我们就可充分其优势,开展语文教学。
(一)直观呈现学习材料。多媒体是直观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大屏呈现学习材料,既快捷又灵活。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现行教材材料如果导入的好,并且交互适当,就能很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迅速掌握新知识。比如《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我先用语言导入: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万物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在交流汇报时,我可以请学生在第2自然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多媒体软件给它涂上颜色词,并让学生加以介绍和评价。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描写秋天颜色的词语。这样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利用了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仅此一招,就使粉笔+黑板传统课堂模式与多媒体教室模式相形见绌,实现了有效教学预期。
(二)创造生动教学环境。创设情境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同样是在《秋天的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使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学生应该记忆和积累的地方。这么美的文章,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呢?我预先制作了一些资源,放入了交互白板软件的图片库和注释库中。教学时,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秋天的雨景。学生注意力被画面吸引,非常集中,对秋天的雨景有了较深的认识。为文章引出的多种修辞手法,秋雨人格化,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含蓄地抒发感情等作铺垫,在理解时通过多媒体的渐变和对比,让学生对文中的修辞羞耻不能就快速理解了,从而我们就达到了化解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了。
三、教学过程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最好的老师就是注重学生兴趣激发培养的老师了。在新课改实践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落实主体理念的有效做法就是激趣。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就要实施趣味教学法,以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方法新也是激趣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教朗读时可进行模仿比赛,看谁最先说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悟,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等,这些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而且,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要好得多。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多种策略实施,切忌一法到底,传统“满堂讲”已经证明没有多大效果。在全面进行课改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趣味化。而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化理念为方法,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值得一说的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趣味教学,其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段靖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中小学电教,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