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智慧在碰撞中点燃,精彩在互动中生成
【作者】 梁 宁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旧莫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一般的教师教知识,好的教师教过程,卓越的教师教给学生智慧。”“课堂是师生的生命际遇空间,是师生思想和情感聚会的场所。”一个完美的课堂是彰显教学艺术、实现智慧与创造的课堂,是互动有效、情感快乐的课堂,是展示缤纷心智、引爆倾诉和论辩渴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让你忍不住驻足、体悟、沉思、收获!
【关键词】 小学语文;构建和谐;点燃智慧;师生互动
智慧型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体现自我,享受快乐,生成智慧。”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师生感受到课堂教与学的乐趣,是实现智慧教学的根本途径。智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超越,去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一、师生和谐,美不胜收
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一种美,和谐是一种境界,和谐社会需要实施和谐教育,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耐心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耐心地点拨、讲解。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要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虚心地学,取老师之长补己之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其乐融融,师生相互促进才能灵动智慧、产生高效。
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构建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多给学生以肯定、赞许、鼓励和微笑。做到讲课时情绪高涨,态度积极,多创设互动机会;倾听时表情轻松愉快,目光温和;评价时语言幽默,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用心呵护。在平时沟通交流时,我们不妨多用“你好”“请”“谢谢你”“对不起”“谢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使用:“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行!”“你很棒!”“你真行!”“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聪明”“你特认真”“你回答得很好”等激励语言。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生动有趣,生机勃勃!
赏识教育方法丰富多彩。我们可以语言激励、行为激励、目标激励、兴趣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等等,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注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赏识品行,乐做好人;赏识合作,乐于交往;赏识读书,乐于追求;赏识参与,乐于实践;赏识健美,乐于锻炼。
教育即生活。我们要看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的难处,记住学生的好处。教师职业是良心职业,只有把“爱心”“耐心”“细心”献给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去肯定、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期望的角色,激发学生的“信心”,才能赢得学生的“芳心”。这是实施智慧小学语文和谐课堂教学的法宝。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课堂,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学习高效的保障,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让学生心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相互交融,师生互敬,课堂氛围美满和谐,学生面对教师没有畏惧、没有讨厌与反感,只有开心与知无不言、想说敢说,如此这般,才能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使学生在舒畅的心态中强化学习效果。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揣摩、去感悟。
二、智慧教师,灵动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新的时代、新的课程,应当有新的策略。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立意,既要给学生一座“田园”,让他们育智增才;又要给学生一座“花园”,让他们怡情养性。我们只有相机诱导,善于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睿智,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智慧的火花需要美丽的碰撞,灵动的课堂需要机遇的邂逅。在日新月异的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在闪耀,灵动的精灵在跳动。
“智慧课堂”,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一个过程。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注重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特别重视学生“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又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讲究“合作性”和“开放性”。
智慧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师之“魅力”在于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高效灵动的智慧课堂,贵在教师妙趣横生的引入,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如我组织学习《狐假虎威》时,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导语行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互动,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急于探究问题,了解真相,不得不认真学习课文。
以此设计导入,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有效引入教材,真是难能可贵。
“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教学智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智慧的课堂不仅是学生智慧生成和发展的园地,也是教师智慧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只有“激荡”才能走出真正的教学之路。也只有在“激荡”中,才能真正地形成高效的课堂来。
三、师生互动,合作共赢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课堂师生互动则是专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语文,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施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语文知识,培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互动课堂是快乐的、互动的、融洽的、主动的。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建立自信,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彰显技能。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追求教育的智慧,智慧的教育,追求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灵动的、活跃的、充满智慧的、真正有效的课堂不是为了“教”而“教”,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智慧的“教”实现学生快乐的“学”。
语文教学并非单纯机械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句型的操练和课文的讲解,而是开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智慧天窗。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欲望,释放出内心的激情,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地学习。
未来教育是智能的教育、未来课堂是智能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师生进行巧妙互动,研究师生互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师生互动。智慧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
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营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面交流,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是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是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如我在组织学习《少年闰土》时,我首先设置悬念提问:“同学们,闰土童年发生的事情都很吸引人,其中你们对哪件事印象最深刻?”本来结果应该是:“月夜刺猹。”但课堂上学生却回答说:“雪地捕鸟。”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并没有慌张,而是见机行事让学生说说“雪地捕鸟”都发生了哪些情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描绘雪地捕鸟的场面,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并有效突出捕鸟动作的“扫、支起、撒下、缚、拉、罩”的准确用词。然后我再想办法将教学引入教学正轨上来,提问:“这四件事情中,‘我’对哪件事的印象最深刻?”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才明白是“月夜刺猹”,如此一来,教学活动又生机勃勃。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睿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教师首先要智慧地开展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才能唤起学生智慧的学。
互动试教学,其根本在于“动”,只有真正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精彩,我们的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乐趣,成绩自然就好。然而“动”的方式又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上下而求索,才能创设智慧灵动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多角度设置问题,注重课堂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叶慧.“激趣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
[2]王晓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读天下,2016;
[3]张丽华.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4(39);
[4]王凤兰.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5,34,(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构建和谐;点燃智慧;师生互动
智慧型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体现自我,享受快乐,生成智慧。”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师生感受到课堂教与学的乐趣,是实现智慧教学的根本途径。智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超越,去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一、师生和谐,美不胜收
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一种美,和谐是一种境界,和谐社会需要实施和谐教育,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耐心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耐心地点拨、讲解。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要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虚心地学,取老师之长补己之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其乐融融,师生相互促进才能灵动智慧、产生高效。
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构建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多给学生以肯定、赞许、鼓励和微笑。做到讲课时情绪高涨,态度积极,多创设互动机会;倾听时表情轻松愉快,目光温和;评价时语言幽默,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用心呵护。在平时沟通交流时,我们不妨多用“你好”“请”“谢谢你”“对不起”“谢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使用:“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行!”“你很棒!”“你真行!”“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聪明”“你特认真”“你回答得很好”等激励语言。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生动有趣,生机勃勃!
赏识教育方法丰富多彩。我们可以语言激励、行为激励、目标激励、兴趣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等等,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注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赏识品行,乐做好人;赏识合作,乐于交往;赏识读书,乐于追求;赏识参与,乐于实践;赏识健美,乐于锻炼。
教育即生活。我们要看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的难处,记住学生的好处。教师职业是良心职业,只有把“爱心”“耐心”“细心”献给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去肯定、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期望的角色,激发学生的“信心”,才能赢得学生的“芳心”。这是实施智慧小学语文和谐课堂教学的法宝。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课堂,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学习高效的保障,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让学生心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相互交融,师生互敬,课堂氛围美满和谐,学生面对教师没有畏惧、没有讨厌与反感,只有开心与知无不言、想说敢说,如此这般,才能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使学生在舒畅的心态中强化学习效果。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揣摩、去感悟。
二、智慧教师,灵动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新的时代、新的课程,应当有新的策略。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立意,既要给学生一座“田园”,让他们育智增才;又要给学生一座“花园”,让他们怡情养性。我们只有相机诱导,善于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睿智,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智慧的火花需要美丽的碰撞,灵动的课堂需要机遇的邂逅。在日新月异的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在闪耀,灵动的精灵在跳动。
“智慧课堂”,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一个过程。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注重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特别重视学生“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又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讲究“合作性”和“开放性”。
智慧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师之“魅力”在于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高效灵动的智慧课堂,贵在教师妙趣横生的引入,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如我组织学习《狐假虎威》时,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导语行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互动,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急于探究问题,了解真相,不得不认真学习课文。
以此设计导入,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有效引入教材,真是难能可贵。
“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教学智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智慧的课堂不仅是学生智慧生成和发展的园地,也是教师智慧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只有“激荡”才能走出真正的教学之路。也只有在“激荡”中,才能真正地形成高效的课堂来。
三、师生互动,合作共赢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课堂师生互动则是专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语文,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施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语文知识,培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互动课堂是快乐的、互动的、融洽的、主动的。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建立自信,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彰显技能。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追求教育的智慧,智慧的教育,追求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灵动的、活跃的、充满智慧的、真正有效的课堂不是为了“教”而“教”,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智慧的“教”实现学生快乐的“学”。
语文教学并非单纯机械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句型的操练和课文的讲解,而是开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智慧天窗。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欲望,释放出内心的激情,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地学习。
未来教育是智能的教育、未来课堂是智能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师生进行巧妙互动,研究师生互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师生互动。智慧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
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营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面交流,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是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是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如我在组织学习《少年闰土》时,我首先设置悬念提问:“同学们,闰土童年发生的事情都很吸引人,其中你们对哪件事印象最深刻?”本来结果应该是:“月夜刺猹。”但课堂上学生却回答说:“雪地捕鸟。”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并没有慌张,而是见机行事让学生说说“雪地捕鸟”都发生了哪些情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描绘雪地捕鸟的场面,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并有效突出捕鸟动作的“扫、支起、撒下、缚、拉、罩”的准确用词。然后我再想办法将教学引入教学正轨上来,提问:“这四件事情中,‘我’对哪件事的印象最深刻?”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才明白是“月夜刺猹”,如此一来,教学活动又生机勃勃。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睿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教师首先要智慧地开展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才能唤起学生智慧的学。
互动试教学,其根本在于“动”,只有真正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精彩,我们的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乐趣,成绩自然就好。然而“动”的方式又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上下而求索,才能创设智慧灵动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激情飞扬。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多角度设置问题,注重课堂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叶慧.“激趣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
[2]王晓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读天下,2016;
[3]张丽华.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4(39);
[4]王凤兰.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5,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