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 刘 猛
【机构】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为了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我们化学组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经过近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具体卓见成效的方法,通过追求极致的集体备课,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通过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的实效性;通过精选例题和习题,分层次编制在题案的不同栏目中,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关键词】 高效课堂;化学教学研究;先学后教
一、强化集体备课的极致效果,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古人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化学组一直以集体备课为抓手,精于谋划,脚踏实地,积极全面地开展教学工作,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精心集体备课的提前谋划。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让教学更高效,因此,学期之初备课组集合在一起通过沟通交流,将每学期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老师们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次集体备课时,主备人提供课件、学案、题案、教学设计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然后主备人上研讨课,组内课后交流,二次备课形成个案。除此之外,为了把集体备课和打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集体备课时,我们还备每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备教材,备课本实验,重视实验的创新演练;备学生的薄弱点,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备规范,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准备哪些知识内容需要给学生重点强化,以致能规范的表达出来;备教学设计,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用更好的方法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备教学反思,通过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下步计划。通过以上做法把集体备课做到极致,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
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分配好教学任务,每2人一组负责将每课时的学案先编制好,在新授课的前一周,再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备课组集体研讨,由负责本节课的负责人对学案进行删减和修补,完成定稿,然后把学案印制出来,在新授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进行预习。根据学生课下学案预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就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讨论互动,争取让学生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
三、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并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的实效性
1、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化学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或通过联系生活举例子,或通过展示自主学习中的出错点,或分析预习中普遍存在的思维障碍点,或提出探究性问题导入新课,迅速刺激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进入新授学习。
2、展示学习目标,一般在课前学案中和开始上课时,有时也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认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有何注意事项,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3、针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出示自学指导后,然后进入“先学”环节,先学”包括“看学案”、“看书”和“检测”三个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通过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体验,加深知识的理解。这时部分学生已经接受本节知识,老师通过课堂提问和适当点拨梳理知识,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升,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4、先“学生教学生”,然后老师再教,提高“后教”的高效性。学生自学之后,即进入“后教”环节,“后教”主要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教学生”,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给予适当点拨、归纳、提升。通过“后教”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在“后教”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明确教的内容、方式和要求: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教师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学中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精当点拨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就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讨论错误的原因,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其理论解决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四、精选例题和习题,分层次编制在题案的不同栏目中,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习题训练分为自主学习检测、例题解析、跟踪训练、当堂检测、课后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训练等栏目,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同时注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坚持做好试题的精选精练,试题难度的分层把握,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提高训练的高效性。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一直坚持: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六有”原则。
总之,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依然走在探索的路上。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打造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单艳丽. 浅谈如何构建化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6)
[2]谢峰. 自主学习—化学高效课堂的沃土[J].化学教与学. 2012(04)
[3]王拓.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 2016
[4]郑芳梅.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学周刊. 2016(24):92-93
【关键词】 高效课堂;化学教学研究;先学后教
一、强化集体备课的极致效果,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古人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化学组一直以集体备课为抓手,精于谋划,脚踏实地,积极全面地开展教学工作,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精心集体备课的提前谋划。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让教学更高效,因此,学期之初备课组集合在一起通过沟通交流,将每学期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老师们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次集体备课时,主备人提供课件、学案、题案、教学设计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然后主备人上研讨课,组内课后交流,二次备课形成个案。除此之外,为了把集体备课和打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集体备课时,我们还备每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备教材,备课本实验,重视实验的创新演练;备学生的薄弱点,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备规范,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准备哪些知识内容需要给学生重点强化,以致能规范的表达出来;备教学设计,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用更好的方法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备教学反思,通过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下步计划。通过以上做法把集体备课做到极致,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
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分配好教学任务,每2人一组负责将每课时的学案先编制好,在新授课的前一周,再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备课组集体研讨,由负责本节课的负责人对学案进行删减和修补,完成定稿,然后把学案印制出来,在新授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进行预习。根据学生课下学案预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就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讨论互动,争取让学生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提高学生“先学”的有效性。
三、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并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的实效性
1、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化学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或通过联系生活举例子,或通过展示自主学习中的出错点,或分析预习中普遍存在的思维障碍点,或提出探究性问题导入新课,迅速刺激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进入新授学习。
2、展示学习目标,一般在课前学案中和开始上课时,有时也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认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有何注意事项,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3、针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出示自学指导后,然后进入“先学”环节,先学”包括“看学案”、“看书”和“检测”三个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通过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体验,加深知识的理解。这时部分学生已经接受本节知识,老师通过课堂提问和适当点拨梳理知识,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升,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4、先“学生教学生”,然后老师再教,提高“后教”的高效性。学生自学之后,即进入“后教”环节,“后教”主要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教学生”,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给予适当点拨、归纳、提升。通过“后教”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在“后教”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明确教的内容、方式和要求: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教师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学中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精当点拨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就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讨论错误的原因,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其理论解决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四、精选例题和习题,分层次编制在题案的不同栏目中,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习题训练分为自主学习检测、例题解析、跟踪训练、当堂检测、课后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训练等栏目,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同时注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坚持做好试题的精选精练,试题难度的分层把握,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提高训练的高效性。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一直坚持: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六有”原则。
总之,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依然走在探索的路上。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打造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单艳丽. 浅谈如何构建化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6)
[2]谢峰. 自主学习—化学高效课堂的沃土[J].化学教与学. 2012(04)
[3]王拓.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 2016
[4]郑芳梅.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学周刊. 2016(2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