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 姜 宠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正文】 目前,幼儿园教科书、童话、儿童读物、游戏资料等都存在着刻板、固定的传统性别文化。同时,我们的保育人员也在不经意的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将保守的传统性别观念无意地传递给幼儿。这不利于现代社会幼儿的培养和发展。那么在当前的现实中,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合理、适度的性别教育呢?
一、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为儿童提供宽容的发展空间
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认男女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生理上的差异。然而,将男女角色固定化和定型化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应固守自己的成见,而应改变观念,通过教育活动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男孩女孩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他们获得丰富多彩的性别体验。
我们的幼儿园保育人员,特别是一线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男孩要细心、安静,鼓励女孩要勇敢、坚强,多探索。鼓励孩子们尝试尽可能多的不同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体验,提高他们对伙伴、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这样,无论男女,都可以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让个体思想的花朵自由绽放。
二、精心挑选儿童课本和儿童读物
教科书一直被社会视为权威的、积极的文化资源,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儿童读物中,他或她阅读传统的性别角色信息。男孩和女孩需要面对一些考验,克服一些困难。但女孩往往是家务活的考验,而男孩则试图闯天下,拯救他人。在童话故事中,母亲总是伴随着孩子,弱小的女孩需要勇敢而执着的王子来拯救。从男女生的特点、能力和责任来看,角色期望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时,我们应该更加谨慎。要通过教师的教育过程,挑战传统性别角色对男孩女孩的精神制约,树立男女性别均衡多元的形象。我们要努力实现教科书和儿童读物中反映的性别,特别是妇女职业的多样化,而不是性别职业的单调和固定化,如母亲作为警察或科学家的角色,丰富反映的角色的精神品质,比如父亲经常做家务,细心照顾孩子,母亲经常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在大事中冷静下来等等。
三、精心设计儿童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摆放
儿童游戏设计中教师的粗心大意,实际上隐含了我国幼儿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并对儿童的性别意识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比如,每个幼儿园都在“娃娃屋”里玩耍,孩子们开始模仿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般来说,女孩是“妈妈”,男孩是“爸爸”。“妈妈”就是在家做饭,带孩子们收拾屋子。如果“妈妈”不做家务,跑出去玩,就会被认为是疏忽大意。而“爸爸”要出去工作,回家就是吃饭、休息。这无形中把“妇女的责任在家”的观念渗透到幼儿的心中。我们的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可以保持一定的性别敏感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变。比如,“爸爸”和“妈妈”可以出去工作,孩子可以请“保姆”带,也可以请“爷爷”和“奶奶”帮忙照顾。“爸爸”也应该在有时间的时候帮助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妈妈”也可以出去做事。
四、加强家园联盟,共同促进儿童性别意识健康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某些方面,这可能比幼儿园的性别教育更重要。在对待孩子探索两性的身体时,父母不应该躲在他面前,大方点,顺其自然,让孩子没有好奇心,觉得很自然。要做好儿童性别教育,必须团结家庭,实施共同的、一贯的儿童性别教育。
幼儿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为儿童提供宽容的发展空间
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认男女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生理上的差异。然而,将男女角色固定化和定型化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应固守自己的成见,而应改变观念,通过教育活动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男孩女孩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他们获得丰富多彩的性别体验。
我们的幼儿园保育人员,特别是一线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男孩要细心、安静,鼓励女孩要勇敢、坚强,多探索。鼓励孩子们尝试尽可能多的不同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体验,提高他们对伙伴、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这样,无论男女,都可以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让个体思想的花朵自由绽放。
二、精心挑选儿童课本和儿童读物
教科书一直被社会视为权威的、积极的文化资源,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儿童读物中,他或她阅读传统的性别角色信息。男孩和女孩需要面对一些考验,克服一些困难。但女孩往往是家务活的考验,而男孩则试图闯天下,拯救他人。在童话故事中,母亲总是伴随着孩子,弱小的女孩需要勇敢而执着的王子来拯救。从男女生的特点、能力和责任来看,角色期望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时,我们应该更加谨慎。要通过教师的教育过程,挑战传统性别角色对男孩女孩的精神制约,树立男女性别均衡多元的形象。我们要努力实现教科书和儿童读物中反映的性别,特别是妇女职业的多样化,而不是性别职业的单调和固定化,如母亲作为警察或科学家的角色,丰富反映的角色的精神品质,比如父亲经常做家务,细心照顾孩子,母亲经常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在大事中冷静下来等等。
三、精心设计儿童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摆放
儿童游戏设计中教师的粗心大意,实际上隐含了我国幼儿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并对儿童的性别意识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比如,每个幼儿园都在“娃娃屋”里玩耍,孩子们开始模仿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般来说,女孩是“妈妈”,男孩是“爸爸”。“妈妈”就是在家做饭,带孩子们收拾屋子。如果“妈妈”不做家务,跑出去玩,就会被认为是疏忽大意。而“爸爸”要出去工作,回家就是吃饭、休息。这无形中把“妇女的责任在家”的观念渗透到幼儿的心中。我们的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可以保持一定的性别敏感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变。比如,“爸爸”和“妈妈”可以出去工作,孩子可以请“保姆”带,也可以请“爷爷”和“奶奶”帮忙照顾。“爸爸”也应该在有时间的时候帮助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妈妈”也可以出去做事。
四、加强家园联盟,共同促进儿童性别意识健康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某些方面,这可能比幼儿园的性别教育更重要。在对待孩子探索两性的身体时,父母不应该躲在他面前,大方点,顺其自然,让孩子没有好奇心,觉得很自然。要做好儿童性别教育,必须团结家庭,实施共同的、一贯的儿童性别教育。
幼儿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