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通过持续默读的阅读活动 帮助高中生解决英语阅读障碍的研究
【作者】 田晓红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
【正文】 【摘 要】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较高的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在考试中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与文化。通过持续默读的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回归快乐阅读的本质,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高中生解决英语阅读上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 阅读障碍;持续默读;阅读习惯
一、持续默读活动的内涵
Hussin,Marrof和D’Cruz(2000) 提到,目前很多英语语言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保持内在的,持久的兴趣。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是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及养成自主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为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模式(罗少茜、张美玉,2016)。
持续默读指持续的、无声的阅读,简言之就是通过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或者每周安排几次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的活动(杜秀平,2016)。这一概念是由佛蒙特大学的小莱曼·C·亨特(Lyman C. Hunt. Jr.)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最先提出的。持续默读这一方法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DEAR(Drop Everything and Read,抛开一切,专心阅读),DIRT(Daily Individual Reading Time,每天个人阅读时间),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自发性自由阅读)。持续默读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影响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流畅性。学生读得越多,越喜欢阅读,他们就会变成更好的读者。而且他们也越容易享受阅读的过程(Gardiner,2005)。
二、持续默读活动的操作原则
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对持续默读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持续默读的学生比未实施持续默读的学生有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Krashen,2004),持续默读对学生的阅读成绩、阅读习惯、阅读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持续默读能够激励学生自觉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邱宏,2015)
具体来说,成功的持续默读在操作上要遵循Pilgreen (2000)所列出的八项原则。1、教师和学生要有可供选择的阅读材料;2、材料要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3、要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4、教师要做好自身阅读形成榜样,并鼓励学生分享、讨论所读的内容;5、教师也要接受操作持续阅读的相关培训;6、不要求学生带着任何任务阅读;7、读后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学生需要这些活动来深入阅读;8、持续默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最好一次较短但比较频繁。
三、组织持续默读活动
根据学生英语阅读的情况以及研究者前期发现的问题,研究者根据所读文献,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习惯出发,开展通过持续默读方式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从而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的研究。首先解决三个问题。
(一)如何具体确定阅读选材?
阅读选材的确定主要是研究者通过前期对学生想要的阅读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学生的回答包含:有关体育运动(出现频次12次);有关明星、娱乐(出现频次26次);有关电影、电视剧介绍(出现频次10次);知识趋向(出现频次13次);难度较低(出现频次11次);有关兴趣爱好(出现频次6次);问题为叙述型,如故事(出现频次16次)。
通过以上数据,研究者利用网上多种资料来源搜说以上内容并根据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将其中超出高考大纲词换成考纲词汇,或者在文章后面以备注形式解释词汇。文章配有相关图片。
研究者从持续默读一周之内学生访谈结果与教师日志内容可以得出,学生对于老师准备的材料还是存在不能够激发阅读兴趣的个别案例。通过这些现象,阅读选材还是需要进一步确定达到学生满意的标准以促使学生阅读。
(二)教师如何确保持续默读训练的顺利开展
前期的准备主要包括阅读材料,以及设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研究者将所在班级的午读课的时间一共有25分钟用于持续默读开展的时间。作为课外延伸的阅读习惯培养,家长与学校都持有正面积极的支持态度。学生刚开始虽未有反对,但热情不高。
(三)读后活动如何设置
研究者开始预期持续默读无读后活动状态延续一个月,之后添加读后活动,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本身对阅读兴趣不高,学生阅读动力主要来源于阅读题目正确率的正面强化。读后活动的缺失让学生无法一时适应。因此在持续默读进行一周之后,持续默读训练加上了读后活动的设置。但根据课堂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总结日志可以得出读后活动设置的要求与意义
“一、读后活动的设置需要趣味性。所以我会设计通过总结、讨论、分享、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读后活动来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参与阅读。二、读后活动应当有效地与阅读结合,促进学生阅读。…四、读后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它超越语言,深层影响着学生”
读后活动的设置在持续默读前期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于持续默读训练的看法和认识:具有挑战性(1次);养成良好阅读习惯(4次);培养阅读信心(2次);扩大阅读量(3次)。
通过为期9个月的持续默读训练,期间不同的尝试与改进,基本解决这上述三个问题。从总体学生评价中得出持续默读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基本养成能在持续默读时间段内保持阅读并参与读后活动。学生在此期间内完成相当三本必修教材的阅读量并在课后完成大量的阅读练习题。从阅读量来说,已然是一个进步。学生的输入量加大会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从学生的阅读习惯来说,学生逐渐适应持续默读的要求,不读出声,尽量不做到内心朗读。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说,学生坚持阅读本身就能体现学生兴趣的逐渐养成,并从学生访谈中得出学生对于持续默读训练持有观望、接受并有期待的集中体现。
五、结语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与文化;并能够在阅读英文的过程中了解异域文化,为学生成长成为开阔、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做准备。这也是目前新课程标准所要求高中生掌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自主学习及思维品质的体现。面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设计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Gardiner, S. (2005). Building student literacy through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0.
[2]Hussin, S., Marrof, N., &D’cruz, J.V. (2000). Sustaining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ncreas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An enrichment program. Presented at the Millennium MICELT 2000: 3rd Malays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English Language
[3]Teaching, 15-17 May, Malacca, Malaysia.
[3]Krashen, S. D. (2004). 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2nd). Portsmouth, NH:Heinemann.
[4]Nagy, N. M., Campenni, C. E., & Shaw, J. N. (2000). A survey of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actices in seventh-grade classrooms. Grade, 25.
[5]Pilgreen, J. L. (2000). The SSR handbook: how to organize and manage a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ogram. Program Effectiveness, 45(5), 434-435.
[6]杜秀平. (2016). 通过持续默读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学习:教师版》,(6), 56-59.
[7]罗少茜, & 张美玉. (2016). 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以持续默读促进学生自主 阅读. 《基础教育研究》, (7), 50-53.
[8]邱宏. (2016). 持续默读(SSR)对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作用. 《英语学习:教师版》, (2):35-39.
【关键词】 阅读障碍;持续默读;阅读习惯
一、持续默读活动的内涵
Hussin,Marrof和D’Cruz(2000) 提到,目前很多英语语言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保持内在的,持久的兴趣。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是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及养成自主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为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模式(罗少茜、张美玉,2016)。
持续默读指持续的、无声的阅读,简言之就是通过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或者每周安排几次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的活动(杜秀平,2016)。这一概念是由佛蒙特大学的小莱曼·C·亨特(Lyman C. Hunt. Jr.)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最先提出的。持续默读这一方法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DEAR(Drop Everything and Read,抛开一切,专心阅读),DIRT(Daily Individual Reading Time,每天个人阅读时间),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自发性自由阅读)。持续默读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影响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流畅性。学生读得越多,越喜欢阅读,他们就会变成更好的读者。而且他们也越容易享受阅读的过程(Gardiner,2005)。
二、持续默读活动的操作原则
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对持续默读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持续默读的学生比未实施持续默读的学生有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Krashen,2004),持续默读对学生的阅读成绩、阅读习惯、阅读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持续默读能够激励学生自觉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邱宏,2015)
具体来说,成功的持续默读在操作上要遵循Pilgreen (2000)所列出的八项原则。1、教师和学生要有可供选择的阅读材料;2、材料要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3、要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4、教师要做好自身阅读形成榜样,并鼓励学生分享、讨论所读的内容;5、教师也要接受操作持续阅读的相关培训;6、不要求学生带着任何任务阅读;7、读后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学生需要这些活动来深入阅读;8、持续默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最好一次较短但比较频繁。
三、组织持续默读活动
根据学生英语阅读的情况以及研究者前期发现的问题,研究者根据所读文献,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习惯出发,开展通过持续默读方式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从而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的研究。首先解决三个问题。
(一)如何具体确定阅读选材?
阅读选材的确定主要是研究者通过前期对学生想要的阅读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学生的回答包含:有关体育运动(出现频次12次);有关明星、娱乐(出现频次26次);有关电影、电视剧介绍(出现频次10次);知识趋向(出现频次13次);难度较低(出现频次11次);有关兴趣爱好(出现频次6次);问题为叙述型,如故事(出现频次16次)。
通过以上数据,研究者利用网上多种资料来源搜说以上内容并根据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将其中超出高考大纲词换成考纲词汇,或者在文章后面以备注形式解释词汇。文章配有相关图片。
研究者从持续默读一周之内学生访谈结果与教师日志内容可以得出,学生对于老师准备的材料还是存在不能够激发阅读兴趣的个别案例。通过这些现象,阅读选材还是需要进一步确定达到学生满意的标准以促使学生阅读。
(二)教师如何确保持续默读训练的顺利开展
前期的准备主要包括阅读材料,以及设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研究者将所在班级的午读课的时间一共有25分钟用于持续默读开展的时间。作为课外延伸的阅读习惯培养,家长与学校都持有正面积极的支持态度。学生刚开始虽未有反对,但热情不高。
(三)读后活动如何设置
研究者开始预期持续默读无读后活动状态延续一个月,之后添加读后活动,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本身对阅读兴趣不高,学生阅读动力主要来源于阅读题目正确率的正面强化。读后活动的缺失让学生无法一时适应。因此在持续默读进行一周之后,持续默读训练加上了读后活动的设置。但根据课堂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总结日志可以得出读后活动设置的要求与意义
“一、读后活动的设置需要趣味性。所以我会设计通过总结、讨论、分享、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读后活动来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参与阅读。二、读后活动应当有效地与阅读结合,促进学生阅读。…四、读后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它超越语言,深层影响着学生”
读后活动的设置在持续默读前期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于持续默读训练的看法和认识:具有挑战性(1次);养成良好阅读习惯(4次);培养阅读信心(2次);扩大阅读量(3次)。
通过为期9个月的持续默读训练,期间不同的尝试与改进,基本解决这上述三个问题。从总体学生评价中得出持续默读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基本养成能在持续默读时间段内保持阅读并参与读后活动。学生在此期间内完成相当三本必修教材的阅读量并在课后完成大量的阅读练习题。从阅读量来说,已然是一个进步。学生的输入量加大会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从学生的阅读习惯来说,学生逐渐适应持续默读的要求,不读出声,尽量不做到内心朗读。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说,学生坚持阅读本身就能体现学生兴趣的逐渐养成,并从学生访谈中得出学生对于持续默读训练持有观望、接受并有期待的集中体现。
五、结语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与文化;并能够在阅读英文的过程中了解异域文化,为学生成长成为开阔、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做准备。这也是目前新课程标准所要求高中生掌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自主学习及思维品质的体现。面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设计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Gardiner, S. (2005). Building student literacy through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0.
[2]Hussin, S., Marrof, N., &D’cruz, J.V. (2000). Sustaining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ncreas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An enrichment program. Presented at the Millennium MICELT 2000: 3rd Malays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English Language
[3]Teaching, 15-17 May, Malacca, Malaysia.
[3]Krashen, S. D. (2004). 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2nd). Portsmouth, NH:Heinemann.
[4]Nagy, N. M., Campenni, C. E., & Shaw, J. N. (2000). A survey of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actices in seventh-grade classrooms. Grade, 25.
[5]Pilgreen, J. L. (2000). The SSR handbook: how to organize and manage a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ogram. Program Effectiveness, 45(5), 434-435.
[6]杜秀平. (2016). 通过持续默读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学习:教师版》,(6), 56-59.
[7]罗少茜, & 张美玉. (2016). 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以持续默读促进学生自主 阅读. 《基础教育研究》, (7), 50-53.
[8]邱宏. (2016). 持续默读(SSR)对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作用. 《英语学习:教师版》, (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