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化学学习能力与素养提升探析
【作者】 蔚文元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将化学对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进行结合运用的学科,通过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不单能掌握一定的化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和创新能力,本文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能力与素养提升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能力;学习素养
1、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综合试卷中,往往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所以,高中学习的重点有三点。一是学习化学理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二是锻炼化学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和操作练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提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树立化学学科的思维与思想。
2、高中化学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从小学到初中老师手把手地教,再到学生通过老师对于基本原理和例题的讲解进行一定地分析实现解题的目标,这个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具体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能力提升中,一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内容较多,只是依靠老师的讲解,很难系统的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把化学学科的知识图表化、网络化、体系化,这个过程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化学公式、方程、变化规律的不断总结,不但是对学习内容的加深认识,更为重要的就是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分析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十分有趣,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种分析能力不是简单的针对一题一卷,而是通过例题、习题掌握化学学科中各个元素、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分析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实验课很多,从实验课前的准备,到实验课老师的示范,再到实验课自己的动手操作,这些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如在学习和操作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先通过常规的化学反应来猜测可能出现的反应现象,很多同学都认为钠会先与水反应产生出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现象。老师并未揭晓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实验的真实结论,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而是产生了黑色的物质。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分析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水和黑色的氧化铜,学生心中的疑惑瞬间解开,进而完成了一次完整而有效的思维探究活动。所以,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验课不单是最有趣的课程,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不断思考,提高探索未知的能力。
3、高中化学学习实现素养提升
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化学学科学习所培养的能力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化学的素养。具体而言,化学学科的素养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创新的素养,化学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简单的元素去发掘无限的可能,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科技创新一致,所以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培养的就是不断创新探索的能力。二是规范严谨的素养,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的计算与分析必须严谨、规范,否则所产生的危险化学反应不堪设想。因此,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规范、严谨、务实、踏实的治学态度,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着重要的帮助。
4、积极联系生活情境
高中化学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若仅想通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就完全掌握课本的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如此短暂的学习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而生活中化学知识又无处不在,因此学生应当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实践和思考,拓展对化学的学习时间,积极联系课本内容和现实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学生能不断培养自己自发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其也会学着自己动手实践、动手验证,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相应的化学知识。比如,为什么电热水壶用久了会出现水垢、铁锈呢?这是因为当水被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等受热分解变成细小的CaCO3、Mg(OH)2等沉淀物而从水中析出,并附着在水壶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水垢。这个生活常识不仅包含初中的碳酸氢盐的热稳定性差会分解,而且还涉及Mg(OH)2比MgCO3的溶解度更小的知识,通过沉淀溶解平衡转化为更难溶的Mg(OH)2。还有管道中的含铁物质腐蚀所产生的Fe3+水解产生了Fe(OH)3,在电热水壶中加热后经过多步反应不断累积后形成了铁锈。宏观的现象通过微观去解析,通过平衡理论来解析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至于怎么消除水垢、铁锈,由于以上成分都会与酸发生反应,因此只需往水壶中加入适量白醋等物质浸泡即可。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丰富多彩,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丰富的实验操作课,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断创新探索和嚴谨学习的态度,为日后终身学习打下了夯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2017(24):73-73.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能力;学习素养
1、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综合试卷中,往往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所以,高中学习的重点有三点。一是学习化学理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二是锻炼化学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和操作练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提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树立化学学科的思维与思想。
2、高中化学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从小学到初中老师手把手地教,再到学生通过老师对于基本原理和例题的讲解进行一定地分析实现解题的目标,这个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具体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能力提升中,一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内容较多,只是依靠老师的讲解,很难系统的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把化学学科的知识图表化、网络化、体系化,这个过程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化学公式、方程、变化规律的不断总结,不但是对学习内容的加深认识,更为重要的就是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分析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十分有趣,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种分析能力不是简单的针对一题一卷,而是通过例题、习题掌握化学学科中各个元素、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分析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实验课很多,从实验课前的准备,到实验课老师的示范,再到实验课自己的动手操作,这些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如在学习和操作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先通过常规的化学反应来猜测可能出现的反应现象,很多同学都认为钠会先与水反应产生出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现象。老师并未揭晓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实验的真实结论,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而是产生了黑色的物质。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分析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水和黑色的氧化铜,学生心中的疑惑瞬间解开,进而完成了一次完整而有效的思维探究活动。所以,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验课不单是最有趣的课程,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不断思考,提高探索未知的能力。
3、高中化学学习实现素养提升
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化学学科学习所培养的能力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化学的素养。具体而言,化学学科的素养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创新的素养,化学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简单的元素去发掘无限的可能,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科技创新一致,所以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培养的就是不断创新探索的能力。二是规范严谨的素养,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的计算与分析必须严谨、规范,否则所产生的危险化学反应不堪设想。因此,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规范、严谨、务实、踏实的治学态度,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着重要的帮助。
4、积极联系生活情境
高中化学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若仅想通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就完全掌握课本的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如此短暂的学习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而生活中化学知识又无处不在,因此学生应当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实践和思考,拓展对化学的学习时间,积极联系课本内容和现实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学生能不断培养自己自发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其也会学着自己动手实践、动手验证,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相应的化学知识。比如,为什么电热水壶用久了会出现水垢、铁锈呢?这是因为当水被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等受热分解变成细小的CaCO3、Mg(OH)2等沉淀物而从水中析出,并附着在水壶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水垢。这个生活常识不仅包含初中的碳酸氢盐的热稳定性差会分解,而且还涉及Mg(OH)2比MgCO3的溶解度更小的知识,通过沉淀溶解平衡转化为更难溶的Mg(OH)2。还有管道中的含铁物质腐蚀所产生的Fe3+水解产生了Fe(OH)3,在电热水壶中加热后经过多步反应不断累积后形成了铁锈。宏观的现象通过微观去解析,通过平衡理论来解析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至于怎么消除水垢、铁锈,由于以上成分都会与酸发生反应,因此只需往水壶中加入适量白醋等物质浸泡即可。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丰富多彩,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丰富的实验操作课,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断创新探索和嚴谨学习的态度,为日后终身学习打下了夯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2017(24):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