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中英语“有效课堂”

【作者】 张祺寿

【机构】 甘肃省泾川县第三中学



【正文】  高中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高考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致认为: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才能使英语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课改的需要。
  一、对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1、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课堂属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主角、主体;教师应退居幕后,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学长、导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为主的模式已经过时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因此,课改的步子应再大一些,课改意识应再浓一些;
  2、应重点在“活”字上下功夫。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改从改课开始,应该以“活”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以“活”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活”的教学方法来感染带动学生;以“活”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3、把握课堂节奏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应不断变换节奏,激发学生愉悦心情。(1)动静结合(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激烈争辩;静心思考、认真演练、独立巩固);(2)张弛有致(张——紧张、急促;弛——轻松、舒缓);(3)强弱分明,把握好主次关系;(4)起伏恰当,创设小高潮。
  4、用学生的思路上课,以他人的课堂为镜,探究课改“心”路径。
  在备课时,要眼前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眼前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多学用先进课改理念及模式,取长补短,提升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及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二、构建高中英语“有效课堂”的五点建议
  1、积极编写英语导学案,大力推进导学案教学模式。各备课组教师要齐心协力,认真钻研,积极探讨,在对教材精心设计,发挥集体的力量,编好一套适应各阶层各阶段的学生的导学案,在教学目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拓展、强化练习、课堂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供学生预习,复习,课后巩固用。导学案要做得精致,课前督促学生预习,让学生明白“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发现问题,以便有的放矢的听课。
  2、新课改课堂教学力求精讲精练。
  正如一个案例所说,教师讲了一堂课,写了一黑板:学生听了一节课,记了一大堆,而结果是“高投入,低产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听课的机器,学习处于极大的被动中。所以,要追求高效,教师必须精讲精练。教师不要言简意赅地把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信息梳理,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编精选例题或练习题,针对性要强,保证练好练实。
  3、正确对待“差生” 
  不少老师会抱怨班上的“差生”太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对“差生”的厌恶。这是一种可怕的误区。要正确对待差生,教师对待差生重要的是要有两个心。一是爱心,每一个差生都有其闪光之点,可爱之处,只有你用心去爱,具备了爱心,才会真正地关心差生,努力地转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反复,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坚持不懈地抓,不放弃、不歧视才能收到实效。 
  4、重视教学反思,让反思在英语教学中“亮”起来。 
  反思即研究,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不可否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假反思”的现象,要把教学反思做真、做实。首先,教学反思应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为依据,组织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也要对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法的反思,处理好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教学反思重点应在学生学习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没有?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没有?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没有?学生的情感意志得到了培养没有?第三,教学反思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说”和“写”是两种有效方式。“说”:说成功经验,说不足之处,说问题与困惑。引起大家的共鸣,思维碰撞,产生火花,问题会渐渐明朗,思路会渐趋清晰。“写”:写教学案例,写教学日志,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写研究报告,提升个人理性经验,也让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再完美的课堂教学都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探究学习不够到位,对学生评价语不够恰当等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做深刻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做充分准备。 
  5、落实“用教材来教,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熟悉课标词汇,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取舍、整合、拓展或加深。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出关于推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工作方案。沿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后反思”的备课思路,采取“通用教案”和“个性补充”想结合的方式,分年级组织英语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层次、精细化研究,制定出各种课型备课标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学生学情,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的相关内容,经常进行听课、说课、评课和教法研讨讲座活动。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科素养。 
  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中新课改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有效课堂已成为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真确面对现实,积极投身新课改,共同为高中新课改出主意、想办法,尽快走出课改的困境,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