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 田尚琼

【机构】 重庆市渝北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家园共育即有效地利用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良性教育机制。文本就幼儿教师如何在家园共育中担当好桥梁作用做了探析。
  【关键词】 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师作用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做到家园同步教育。笔者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认识到教师在家庭互动中应充分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主动搞好家园关系,为家园沟通与合作奠定好基础
  沟通是指在幼儿发展和教育上,家园双方应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
  1.经常性。家园沟通不能只是单一的开展某项活动,因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渐进的过程,家园应围绕着幼儿的教育与发展情况进行经常的、多种方式的及时沟通。 
  2.双向性。沟通不应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家长反映、汇报幼儿在校的表现,家长也需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实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家园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幼儿园更应主动,幼儿老师要为畅通沟通渠道创造条件,建立多种多样的经常性沟通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并创新新的方法。
  3.注重个别化的沟通。沟通有面向全体家长、部分家长、和个别家长等多种方式,但由于幼儿的情况各异,家长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大量的经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家长教育上的问题改进,以促进每个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产生信任感,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愿意与教师沟通情况和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幼儿。教师与家长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为家园沟通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动搞好家园交流,促进家园相互信任
  在每一位幼儿入园后,要建立宝宝档案,内容包括幼儿的乳名、特点、爱好、整体介绍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每位幼儿的特点并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也让家长消除顾虑。 
  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介绍全园或全班教育工作情况、讨论幼儿特点或教育问题、向家长提出要求的一个平台。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直接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进程与效果,同时也是教师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学习,家长之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发现自己在育儿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困惑。通过家长开放日,可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观看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评价孩子的发展状况,比如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日生活习惯以及与小朋友的交往、合作能力等等。 
  幼儿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家长的叮嘱和请求,这是家长对我们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考验,更是拉近家园间情感距离的桥梁,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晨检的工作是繁忙的,家长的叮嘱也是各不相同。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更好的照顾,可以在门口设立了“教师备忘录”,请家长把幼儿在这一天需要特别关注的事写下来,这样教师可以按照家长的嘱托照顾每个孩子。如佳佳的体质不太好,总要吃药,所以在中午前半小时服药;还有飞飞昨晚发烧,今天有点好转,让他多喝点水,有事打电话……小小的备忘录拉近了家园的距离,还让家长更加放心。 
  家庭访问是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经常性采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家庭访问,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幼儿家庭的成员组成、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综合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内容和方法等等,找准切口,让幼儿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 
  可建立班级信息栏,将班级开展的活动及一日生活情况清晰地反映到信息栏内。家长可以通过信息栏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和活动安排,也可以在上面留言,提出建议和意见,使得信息交流更为流畅、快捷,让幼儿园工作开展得更全面、更顺利。
  三、主动精心准备,扎实办好家长开放周活动
  对学校开展的家长开放周活动,作为具体执行者的班主任务必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扎扎实实地把家长开放周活动办成家校共育的一次盛会。
  1.精心建设好适合班级学生的、个性鲜明、美观雅致的班级文化,并向家长展示。邀请家长、学生、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提炼、设计、制作。 
  2.精心设计好开放周活动的内容。既要有跟班听课,又要有课后的讨论评议;既要有师生的双边活动,又要有家长学生的亲子活动;既要有反应学生学业发展的活动,又要有反应学生品德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活动;既要展示出班级集体的水平和风貌,又要展示出学生个体的风采和特长;既要展示教师的教学及管理水平,又要给家长展示成功家教的平台和机会;既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又要让家长受到启发和提高。 
  3.利用家校联系卡等提前征求家长的建议,收集他们的一些想法,在汇总的基础,将班主任的相关计划告知他们,以便他们提前准备。 
  4.精心设计好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家长对开放活动及班级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意见反馈。 
  5.精心收集和编辑整理活动的图片及影像资料,留下资料并为今后的活动开展留下借鉴的经验。
  总之,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机互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伟大的工程中,教师既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又是联系家庭和学校的纽带和桥梁。只有我们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桥梁作用,今天的教育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6(12). 
  [2]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