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作者】 秦 旭

【机构】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重点开展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制定出针对性教学课堂,让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在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真正地领略到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提供充足的准备。教师结合当前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其教学的具体对策,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 

  一、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比较多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教师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第一,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失去了兴趣,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为学生制定出完善的教学空间,这则影响了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第二,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运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这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并不能领悟到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真谛。第三,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能针对自己的问题向教师进行请教,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问题在不能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抑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通过构建和运用古诗词语言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加强古诗词的语音教学 
  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尽管他们都可以说出自己认为有着较强美感的古诗词语句,但却并不完全了解其美感存在的具体原因,所以必须加强古诗词的语音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适当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音韵、诗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向学生阐述诗律的来源、构成要素和相关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律诗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仿写和创造律诗能力。
  2.深入分析古诗词语言的运用方式 
  在创作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古人通常会运用修辞、双声叠韵以及陌生化手法等不同的语言方式来增强古诗词的层次感,并提高其多义性和模糊性。如李商隐的《锦瑟》当中就充分运用了用典和象征等语言方式,产生了朦胧艺术感。而李清照的《声声慢》当中也因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语言方式而实现了情感上的缠绵悱恻。在分析古诗词语言的运用方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当中的相关语句,从而更好地感受其蕴藏的语言魅力。
  3.充分运用古诗词语言 
  在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与整合以及语感与语理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充分运用古诗词语言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卫风·氓》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再让每组学生把这首诗改编成诗歌。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使他们在诗歌写作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
  三、通过鉴赏和创造古诗词语句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意向鉴赏 
  古诗词当中通常都会同时具备形象和情感等艺术元素,这与意象有着直接关系。古诗词的意象不仅能够很好地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实现鉴赏教育。在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意象作为切入点,结合平时的生活、联想和想象等鉴赏古诗词的意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意境鉴赏 
  意境往往产生于情景交融、虚实交错和含蓄隽永之中。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所表达的别离之柳、清冷之风和残缺之月就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惨淡的画面。而“今宵”和“酒醒”也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一夜宿醉。由此,便形成了一种凄楚别离的诗词意境。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将情和景、实和虚以及含蓄蕴藉等作为进入古诗词意境的切入点,深刻体会作者的真性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深入研究古诗词当中各类不同的人文价值观 
  古诗词当中通常都会包蕴各类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如屈原、陆游和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李白的傲岸不羁和不事权贵;陶渊明的不慕名利和洁身自好;苏轼的宠辱不惊。这些人文价值观都体现在了他们各自的古典诗词当中。在古诗词教学中展开人文教育能够大大提高现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注重自己的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通过传承和理解古诗词文化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重视古诗词文化教学 
  古诗词文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思想与生活,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涵义,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理解古诗词文化底蕴的程度,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通过了解重阳节的团聚就可以感受到杜甫在《登高》当中所要表达的孤独与悲凉,而在古诗词当中,学生还应充分了解与官职、婚姻、服饰和称谓等有关的文化。教师可利用高中语文课本当中的课下注释、写作背景和表达交流的内容或相关的课外资料等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要想确保古诗词文化能够正真得到传承,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借助“古诗词大会”等节目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并学习各类优秀的古诗词,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古典诗词与诗词文化。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文化和当代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此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促进他们未来的良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构建和运用古诗词语言、鉴赏和创造古诗词语句以及传承和理解古诗词文化,从而使古诗词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宁.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 
  [2]聂盼.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
  [3]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