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作者】 周恩辉
【机构】 云南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摘 要】 将核心素养渗透在高中数学教材中,需要回归数学教学“教书育人”的本质理念,立足于教材编写的传统规律,在此技术上不断钻研探究、推陈出新。本文就从当下出发,对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探究
一、教材的教育性
想要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编写者就应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编订。一方面要充分的解读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编订: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这样做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编写者要明确标明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的操作方法。
1.制定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
数学教材的编写者想要编写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就必须充分的了解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认真的分析研读核心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和教材章节内容相贴合的核心素养细目表。大量的研究标明以前的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理念实际的实践结果并不理想,“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足够熟悉,很多的教师在实践的时候也以它为核心,以至于他们忽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课程专家没有明确的对实施“三维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做出要求。以至大部分的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一样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而言是陌生的,所以很多的教师都存在这样的困扰:他们不知道怎样去落实高中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教学。为了解决教师的困惑,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应该花费心思,做一些深刻的研究,不能让“核心素养”停留在理论指导上,应该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去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层次的研读,在透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编写。
2.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
“双向细目表”对每一节的教学大纲都有清晰的标注,应该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在此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历年教学任务,合理设计“如何学”过程才能帮助高中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关于“如何学”应该与数学教材内容实际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逻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开发学生相关知识的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以更好地发展“教书育人”的核心教育思想。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教材落实核心素养时,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种“双主体”的教学思想渗透进来,能够回归数学教书育人的地位,进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应该将数学学科知识作为线索,认真钻数学学习理论,创设学习氛围,添加相关的数学互动游戏,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数学水平。并且,在设计数学教材中,应该把控核心素养的目标认知、学习基础的地位,教材目标应该注重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升,以此得到正面的价值选择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
二、数学教材的心理性
1.教材编写的内容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教材的编写者不能随意的编写内容,应该细致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编写出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容,编写的内容也必须具备良好的顺序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不能杂乱无章。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核心概念以及思想方法的教学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的渗透教育,所以教材设计的内容要以螺旋上升的状态呈现,要循序渐进,不能大幅度的跨越。
2. 教材内容要贴合生活,具备现实性
教材的编写者要坚持“内容精简,渗透教育”的原则。做好素材更新工作,确保教材的进步。教材的内容不能长时间的不变,不能一味的运用以前的版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的做出完善改进,不定期的新增内容,丰富内容。传统的经典的内容固然是值得保留学习的,但是新鲜的知识也要及时的注入,以便于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快更好的发展学习。与此同时,教材编写内容的现实性是指编写者考虑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给学生编写出贴合生活的学习内容。贴合生活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编写团队的专业性
编写数学教材的团队成员应该是由教育家、专家、教授、数学家等人员组成,该队伍的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编写经验,并一直从事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数学教材是一个侧重于培养学生理性的学科,教材的编写是一个长期不断调整与改革的过程,只有团队知识理论水平较高、明确高中教学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并喜爱从事数学课本编写工作,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材编写过程中。作为编写成员,应该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逻辑提升具有一定的把握,并且能够掌握当下数学教学现状,明确教师的教学过程,以保证编出的数学教材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当然,数学学科具有很轻的稳定性,侧重于发散思维逻辑意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团队应该注重课本逻辑框架的完整与稳定。数学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合理调整,最大限度以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快速的学习数学理论。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大纲不能频繁更新,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上,而不是适应新型的教学知识、熟悉数学课本上。所以,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便是需要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编写团队。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落实核心素养,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当然如何更好地在教材中渗透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相关编者,应该把握好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设计数学教材,以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海强. 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7):98-98.
[2]刘占霞. 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探讨[J]. 中华少年, 2018(11).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探究
一、教材的教育性
想要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编写者就应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编订。一方面要充分的解读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编订: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这样做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编写者要明确标明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的操作方法。
1.制定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
数学教材的编写者想要编写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就必须充分的了解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认真的分析研读核心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和教材章节内容相贴合的核心素养细目表。大量的研究标明以前的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理念实际的实践结果并不理想,“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足够熟悉,很多的教师在实践的时候也以它为核心,以至于他们忽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课程专家没有明确的对实施“三维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做出要求。以至大部分的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一样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而言是陌生的,所以很多的教师都存在这样的困扰:他们不知道怎样去落实高中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教学。为了解决教师的困惑,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应该花费心思,做一些深刻的研究,不能让“核心素养”停留在理论指导上,应该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去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层次的研读,在透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编写。
2.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
“双向细目表”对每一节的教学大纲都有清晰的标注,应该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在此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历年教学任务,合理设计“如何学”过程才能帮助高中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关于“如何学”应该与数学教材内容实际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逻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开发学生相关知识的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以更好地发展“教书育人”的核心教育思想。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教材落实核心素养时,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种“双主体”的教学思想渗透进来,能够回归数学教书育人的地位,进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应该将数学学科知识作为线索,认真钻数学学习理论,创设学习氛围,添加相关的数学互动游戏,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数学水平。并且,在设计数学教材中,应该把控核心素养的目标认知、学习基础的地位,教材目标应该注重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升,以此得到正面的价值选择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
二、数学教材的心理性
1.教材编写的内容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教材的编写者不能随意的编写内容,应该细致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编写出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容,编写的内容也必须具备良好的顺序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不能杂乱无章。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核心概念以及思想方法的教学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的渗透教育,所以教材设计的内容要以螺旋上升的状态呈现,要循序渐进,不能大幅度的跨越。
2. 教材内容要贴合生活,具备现实性
教材的编写者要坚持“内容精简,渗透教育”的原则。做好素材更新工作,确保教材的进步。教材的内容不能长时间的不变,不能一味的运用以前的版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的做出完善改进,不定期的新增内容,丰富内容。传统的经典的内容固然是值得保留学习的,但是新鲜的知识也要及时的注入,以便于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快更好的发展学习。与此同时,教材编写内容的现实性是指编写者考虑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给学生编写出贴合生活的学习内容。贴合生活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编写团队的专业性
编写数学教材的团队成员应该是由教育家、专家、教授、数学家等人员组成,该队伍的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编写经验,并一直从事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数学教材是一个侧重于培养学生理性的学科,教材的编写是一个长期不断调整与改革的过程,只有团队知识理论水平较高、明确高中教学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并喜爱从事数学课本编写工作,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材编写过程中。作为编写成员,应该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逻辑提升具有一定的把握,并且能够掌握当下数学教学现状,明确教师的教学过程,以保证编出的数学教材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当然,数学学科具有很轻的稳定性,侧重于发散思维逻辑意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团队应该注重课本逻辑框架的完整与稳定。数学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合理调整,最大限度以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快速的学习数学理论。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大纲不能频繁更新,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上,而不是适应新型的教学知识、熟悉数学课本上。所以,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便是需要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编写团队。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落实核心素养,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当然如何更好地在教材中渗透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相关编者,应该把握好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设计数学教材,以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海强. 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7):98-98.
[2]刘占霞. 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探讨[J]. 中华少年,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