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微微萤光 点亮心空——优秀育人案例
【作者】 张国玢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
【正文】一、背景:全课程理念的引领
2014年城中区教育局引入了“全课程”理念,并在我校进行推广实验。2016年我与全课程相遇,所带班级为一年全课程实验班。什么是全课程呢?
1.全人教育,采用包班+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方式,改变分科带来的碎片化学习,让教育、生命、生活成为一个整体,保证课程的丰富性。
2.“全”是毫无例外的每一个孩子,所以,要尊重人的独特性,“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
3.游戏精神,儿童学习的本质就是游戏,要让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4.“全”包括了老师和学生,全课程背景之下,师生共为学习者。
因此,在班级常规的实行中,我们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我们更注重孩子在教室内的安全感、存在感,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快乐、安全从容地成长,使孩子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摘要:微微萤光 点亮心空
萤火虫之家,名字源于孩子们阅读的绘本《你好,萤火虫》,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书中那只默默为他人点亮夜空、给人温暖的小萤火虫,所以班级名字确立为萤火虫之家。寓意:我们自信、乐观、团结、进取,就像一只只萤火虫,用自己的光照亮世界,播撒爱和阳光,收获成长与希望。
我通过全新的班级管理制度、融入于孩子生活中的仪式、丰富多彩的课程,想要让“萤火虫之家”的每一个孩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一样,虽然平凡但当每一只萤火虫都努力发出亮光,班级就会如星光般闪耀!
三、事例描述
1.班级小小管理员
为了让刚刚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孩子们,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秩序感和责任心,所以,开学初萤火虫之家进行了一场班级岗位竞争上岗活动,每位想要成为班级管理员的孩子,上台公开竞争自己想要承担的班内职责,并说明原因及自己将怎样为班级服务,最后由班内孩子通过投票选出了班级管理员,小到开灯关灯,大到课间操的管理,而且小萤火虫们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员管理办法,认真负责并及时完成自己管理任务的管理员每周会获得相应的工资。相反,不能认真负责,为班级服务的管理员会扣除本周的工资外,一周内失职3次以上启动罢免程序。
小萤火虫们在为班级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学会了担当和责任。
班级小小讲解员,在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萤火虫之家焕然一新,为了能将漂亮的教室介绍给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班级建立了小小讲解员的岗位,由我们的讲解员来为大家介绍我们家每一面会“说话的墙”,墙上挂的都是小萤火虫的作品。三个月的校园生活萤火虫之家已经迎来了三批参观的客人,每一位参观的老师都被小小讲解员的介绍深深吸引,不由得都为他精彩的介绍鼓起热烈的掌声。
卫生管理员每天要负责安排当天的值日生,并督促值日生按时认真地完成班内的卫生清扫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管理员还要在下课后检查班内的卫生是否保持干净、班内打扫工具是否够用、是否有损坏,并及时去总务后勤领取班内相关的工具。
图书管理员要负责每个学期的班内孩子们的课外书的领取与收发。每个学期初,学校会给每个班配备4套课外读物,供孩子们课余阅读。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所以班内有六位图书管理员,这六个孩子平时不仅爱读书、而且做事非常细心、有责任心。开学后这六位孩子会从图书室借阅4套适合本班级孩子适合的书籍,并按照班级人数细心数好后,在图书室进行登记后把书领回班级。我们的书籍并不是4套全部发放给孩子们,而是由图书管理员负责每月一套书籍发放给班级的同学。每月班内的孩子共读一本书籍,一本书阅读完后,图书管理员统一收好后,再发放下一本书,所有的书籍发放井井有条,班级内没有出现过丢书的情况。
2.仪式——启迪孩子的心灵
2016年9月我与全课程相遇,在全课程中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关键事件,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刻骨铭心? 怎样才能使普通的事件成为学生不普通的经历?朱永新教授曾指出:“仪式、节日和庆典……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
于是,在孩子们入学后,我们将平时的生活仪式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重要性,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浸润。
在一次中队会课中,我拿出了一条红领巾,孩子们立刻说“红领巾”。有的孩子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才给我们戴上红领巾”、“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名少先队员”。于是,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二年级的小哥哥小姐姐在一年级时入队的情景。当他们看到每个班都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队旗时,有的孩子甚至是在商量,我们的队旗要放在班里的哪个位置。当他们看到仪式中,解放军叔叔排着整齐的队伍,庄重的为每一位孩子戴上红领巾时,孩子们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心情欢呼着,仿佛此刻戴着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的使他们自己。之后,孩子们在入队申请书中用心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期盼着那一日的早日到来。
就在那天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惊喜,我们班最调皮的孩子,他有了些改变。刚开学第二天我们后勤主任就告诉我,我们班的这个小调皮,拿(下转第43页)(上接第44页)着粗粗的棒子在后院玩,这样的行为十分的危险,而且班内的孩子经常和告诉我,他用铅笔将自己的桌面涂的黑黑的,甚至他把同桌女孩子的英语书咬了一个大洞。就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我慢慢地发现他也能像班内其他孩子一样用心、认真地听讲,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一天早上,当我打开班门,看到,这个小家伙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背着书包帮还没有到校的同学把他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拿下来,并摆放好。原来总是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的孩子,现在学会了帮助他人、懂得关心他人了。
我想仪式的传承多么重要,这样的仪式,会启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与伟大事物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
3.丰富多彩的课程
3.1浸润美好的晨诵课程
每日的晨诵就像一个欢乐的节日,这里有愉悦的晨圈歌曲和舞蹈,还有感恩诗,更有昨天一天生活的简单编织和点评,还有新学的诗歌。这里没有品德课,可每节课上我们都会有一些生活编织来传递美好。在教室里我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在班级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就会拿手机随时记录下来,第二天的晨诵编织进去,没有说教,孩子们看到的就是自己以及同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样的点点滴滴浸润下,孩子们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有教养,走向美好。
3.2家长课堂
孩子的成长和习惯家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改变孩子,必须改变家长。我们慢慢的引领家长们参与到我们的课堂和教学中,来到班级上课,因此,我们有了牙齿保护课、安全知识课、世界文化课,他们一起带给了小萤火虫们不一样的精彩世界。
四、分析思考
在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在安全自由的空间里,发现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的中体验,通过每天的自主参与班级生活从内心中遵从各项规则,通过每天不同的仪式获得尊重、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让孩子们觉得成长是最美好的事。
2014年城中区教育局引入了“全课程”理念,并在我校进行推广实验。2016年我与全课程相遇,所带班级为一年全课程实验班。什么是全课程呢?
1.全人教育,采用包班+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方式,改变分科带来的碎片化学习,让教育、生命、生活成为一个整体,保证课程的丰富性。
2.“全”是毫无例外的每一个孩子,所以,要尊重人的独特性,“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
3.游戏精神,儿童学习的本质就是游戏,要让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4.“全”包括了老师和学生,全课程背景之下,师生共为学习者。
因此,在班级常规的实行中,我们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我们更注重孩子在教室内的安全感、存在感,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快乐、安全从容地成长,使孩子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摘要:微微萤光 点亮心空
萤火虫之家,名字源于孩子们阅读的绘本《你好,萤火虫》,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书中那只默默为他人点亮夜空、给人温暖的小萤火虫,所以班级名字确立为萤火虫之家。寓意:我们自信、乐观、团结、进取,就像一只只萤火虫,用自己的光照亮世界,播撒爱和阳光,收获成长与希望。
我通过全新的班级管理制度、融入于孩子生活中的仪式、丰富多彩的课程,想要让“萤火虫之家”的每一个孩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一样,虽然平凡但当每一只萤火虫都努力发出亮光,班级就会如星光般闪耀!
三、事例描述
1.班级小小管理员
为了让刚刚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孩子们,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秩序感和责任心,所以,开学初萤火虫之家进行了一场班级岗位竞争上岗活动,每位想要成为班级管理员的孩子,上台公开竞争自己想要承担的班内职责,并说明原因及自己将怎样为班级服务,最后由班内孩子通过投票选出了班级管理员,小到开灯关灯,大到课间操的管理,而且小萤火虫们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员管理办法,认真负责并及时完成自己管理任务的管理员每周会获得相应的工资。相反,不能认真负责,为班级服务的管理员会扣除本周的工资外,一周内失职3次以上启动罢免程序。
小萤火虫们在为班级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学会了担当和责任。
班级小小讲解员,在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萤火虫之家焕然一新,为了能将漂亮的教室介绍给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班级建立了小小讲解员的岗位,由我们的讲解员来为大家介绍我们家每一面会“说话的墙”,墙上挂的都是小萤火虫的作品。三个月的校园生活萤火虫之家已经迎来了三批参观的客人,每一位参观的老师都被小小讲解员的介绍深深吸引,不由得都为他精彩的介绍鼓起热烈的掌声。
卫生管理员每天要负责安排当天的值日生,并督促值日生按时认真地完成班内的卫生清扫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管理员还要在下课后检查班内的卫生是否保持干净、班内打扫工具是否够用、是否有损坏,并及时去总务后勤领取班内相关的工具。
图书管理员要负责每个学期的班内孩子们的课外书的领取与收发。每个学期初,学校会给每个班配备4套课外读物,供孩子们课余阅读。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所以班内有六位图书管理员,这六个孩子平时不仅爱读书、而且做事非常细心、有责任心。开学后这六位孩子会从图书室借阅4套适合本班级孩子适合的书籍,并按照班级人数细心数好后,在图书室进行登记后把书领回班级。我们的书籍并不是4套全部发放给孩子们,而是由图书管理员负责每月一套书籍发放给班级的同学。每月班内的孩子共读一本书籍,一本书阅读完后,图书管理员统一收好后,再发放下一本书,所有的书籍发放井井有条,班级内没有出现过丢书的情况。
2.仪式——启迪孩子的心灵
2016年9月我与全课程相遇,在全课程中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关键事件,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刻骨铭心? 怎样才能使普通的事件成为学生不普通的经历?朱永新教授曾指出:“仪式、节日和庆典……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
于是,在孩子们入学后,我们将平时的生活仪式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重要性,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浸润。
在一次中队会课中,我拿出了一条红领巾,孩子们立刻说“红领巾”。有的孩子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才给我们戴上红领巾”、“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名少先队员”。于是,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二年级的小哥哥小姐姐在一年级时入队的情景。当他们看到每个班都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队旗时,有的孩子甚至是在商量,我们的队旗要放在班里的哪个位置。当他们看到仪式中,解放军叔叔排着整齐的队伍,庄重的为每一位孩子戴上红领巾时,孩子们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心情欢呼着,仿佛此刻戴着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的使他们自己。之后,孩子们在入队申请书中用心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期盼着那一日的早日到来。
就在那天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惊喜,我们班最调皮的孩子,他有了些改变。刚开学第二天我们后勤主任就告诉我,我们班的这个小调皮,拿(下转第43页)(上接第44页)着粗粗的棒子在后院玩,这样的行为十分的危险,而且班内的孩子经常和告诉我,他用铅笔将自己的桌面涂的黑黑的,甚至他把同桌女孩子的英语书咬了一个大洞。就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我慢慢地发现他也能像班内其他孩子一样用心、认真地听讲,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一天早上,当我打开班门,看到,这个小家伙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背着书包帮还没有到校的同学把他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拿下来,并摆放好。原来总是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的孩子,现在学会了帮助他人、懂得关心他人了。
我想仪式的传承多么重要,这样的仪式,会启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与伟大事物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
3.丰富多彩的课程
3.1浸润美好的晨诵课程
每日的晨诵就像一个欢乐的节日,这里有愉悦的晨圈歌曲和舞蹈,还有感恩诗,更有昨天一天生活的简单编织和点评,还有新学的诗歌。这里没有品德课,可每节课上我们都会有一些生活编织来传递美好。在教室里我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在班级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就会拿手机随时记录下来,第二天的晨诵编织进去,没有说教,孩子们看到的就是自己以及同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样的点点滴滴浸润下,孩子们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有教养,走向美好。
3.2家长课堂
孩子的成长和习惯家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改变孩子,必须改变家长。我们慢慢的引领家长们参与到我们的课堂和教学中,来到班级上课,因此,我们有了牙齿保护课、安全知识课、世界文化课,他们一起带给了小萤火虫们不一样的精彩世界。
四、分析思考
在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在安全自由的空间里,发现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的中体验,通过每天的自主参与班级生活从内心中遵从各项规则,通过每天不同的仪式获得尊重、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让孩子们觉得成长是最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