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作者】 吉毛才让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麦秀镇龙藏寄宿制完小
【正文】 【摘 要】 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我国素质教育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旨在改革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民主、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养成和发散,对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并提高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一、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但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同时要求小学生掌握多种数学能力,消化各种数学概念。很多教师认为要想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就应当对学生施加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但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不佳。很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适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较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将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与核心素养进行结合是比较广泛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包含了知识、技能、思维、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将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内容结合起来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每一堂课都有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闪光点。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2.1数学意识
简单来说,数学意识就是小学生在通过数学学习后,能够熟练地对基础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等进行掌握的能力总称,也就是学生对数学观念、思维的应用能力,形成解释空间概念、数量关系的意识,并且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意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意识是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另外,良好的数学意识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小学生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数学意识后,才能够进一步掌握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否则将大大抑制数学能力培养,无法深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2数学思考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容易将数学思考与数学意识的内涵混淆,其实二者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数学意识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意识,可能是某一个时间的一个想法,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而数学思考更加强调在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思考、分析等行为得到答案。数学思考是一个偏向于动态的过程,数学意识相反是一个比较静态的过程。数学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各个环节的教学,与数学技能提升的过程保持同步,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
2.3数学应用
这一要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提升数学技能的过程。数学应用主要强调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对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进而促进小学生熟练地对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这也是为了响应数学核心素养关于发展学生实践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提高考试分数的要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创设情境教学
在情境中提升核心素养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以及认知能力,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其学习能力将得到大大的提升。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金字塔的介绍视频。在观看完成后,教师可以提问:“金字塔是如何修建的?”“如果你是设计者,你会怎么修建金金字塔?”其次再重新播放一次视频,在重复的播放中,学生将完全进入金字塔的情境中,并且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自己的金字塔要修成四面体的,还有的说要修成五角星的……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用橡皮或橡皮泥等实现自己的设想。通过亲手搭建金字塔,学生们很快便得出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的结论。不难看出,情境教学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2加强问题探究
在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通过问题教学,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了核心素养,这也是小学数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问题研究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彰显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高。序渐进的问题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过程中锻炼了小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进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循层层推进的教学原则,防止起点过高,出现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情况。
3.3融合生活实践
在生活中提升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引导,落实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的认知程度。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特意从生活的角度引入问题:“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距离学校有多远?”因为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所以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踊跃发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教学下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教育理念应逐渐摒弃,取而代之的应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理念。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教材, 并整合教材内外一切可以教学的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2017,(11) :65.
[2]何大妹.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以小学数学“助学课堂”为例[J].黑河教育,2019(3):55-56.
[3]丁洁.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08.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一、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但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同时要求小学生掌握多种数学能力,消化各种数学概念。很多教师认为要想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就应当对学生施加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但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不佳。很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适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较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将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与核心素养进行结合是比较广泛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包含了知识、技能、思维、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将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内容结合起来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每一堂课都有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闪光点。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2.1数学意识
简单来说,数学意识就是小学生在通过数学学习后,能够熟练地对基础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等进行掌握的能力总称,也就是学生对数学观念、思维的应用能力,形成解释空间概念、数量关系的意识,并且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意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意识是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另外,良好的数学意识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小学生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数学意识后,才能够进一步掌握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否则将大大抑制数学能力培养,无法深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2数学思考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容易将数学思考与数学意识的内涵混淆,其实二者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数学意识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意识,可能是某一个时间的一个想法,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而数学思考更加强调在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思考、分析等行为得到答案。数学思考是一个偏向于动态的过程,数学意识相反是一个比较静态的过程。数学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各个环节的教学,与数学技能提升的过程保持同步,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
2.3数学应用
这一要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提升数学技能的过程。数学应用主要强调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对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进而促进小学生熟练地对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这也是为了响应数学核心素养关于发展学生实践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提高考试分数的要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创设情境教学
在情境中提升核心素养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以及认知能力,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其学习能力将得到大大的提升。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金字塔的介绍视频。在观看完成后,教师可以提问:“金字塔是如何修建的?”“如果你是设计者,你会怎么修建金金字塔?”其次再重新播放一次视频,在重复的播放中,学生将完全进入金字塔的情境中,并且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自己的金字塔要修成四面体的,还有的说要修成五角星的……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用橡皮或橡皮泥等实现自己的设想。通过亲手搭建金字塔,学生们很快便得出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的结论。不难看出,情境教学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2加强问题探究
在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通过问题教学,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了核心素养,这也是小学数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问题研究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彰显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高。序渐进的问题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过程中锻炼了小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进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循层层推进的教学原则,防止起点过高,出现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情况。
3.3融合生活实践
在生活中提升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引导,落实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的认知程度。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特意从生活的角度引入问题:“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距离学校有多远?”因为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所以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踊跃发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教学下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教育理念应逐渐摒弃,取而代之的应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理念。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教材, 并整合教材内外一切可以教学的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2017,(11) :65.
[2]何大妹.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以小学数学“助学课堂”为例[J].黑河教育,2019(3):55-56.
[3]丁洁.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