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小学座位编排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思考

【作者】 张 涛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青山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室中的座位及座位编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束缚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尽管我镇的小学英语教育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小学教育中的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相当死板,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以及整个教学活动。因此,为了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精神,重视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课堂座位编排。深入了解和分析小学课堂座位编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小学课堂中的座位编排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 座位编排;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建议

  一、引言
  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指出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每一个位置、每一件用品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教室中的座位及座位编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座位的编排方式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座位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实践和体验新课标,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我进行了一些英语课堂教学座位安排的调整尝试与比较。
  二、 传统的座位编排方法的优缺点:
  1、横竖4x2法。横竖4x2法又称为秧田式排列法,是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传统的座位编排方法,自班级授课制创立以来,这种座位模式就一直主导着中小学的课堂座位安排。它最适合的是大班教学。尤其在我镇、我州甚至我省得实际情况中,有80%的学校都是大班额,学生人数都在五十人以上,研究表明。在这种座位模式一,所有的学生都面向老师,老师容易控制学生,容易观察和控制课堂纪律,也容易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而传授知识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弊端也比较明显:
  (1)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不分家,在“秧田式”座位编排方式下,老师站在教室前方讲课,学生会认为老师高高在上,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影响听课效果;第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受座位限制,教师无法在课上顾及每一个学生,一部分学生会因此注意力不集中——“装听”;第三,教师声音强度随距离的扩大而减弱,甚至失真,容易造成后排学生听觉的疲劳,甚至导致语言错误输入,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2)教师在“秧田式”座位编排模式下授课时,受座位限制,更多的是听一位学生说英语,注意力集中到个别学生身上,不能兼顾其他学生的话语权。第二,不利于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教师多采取“大合唱”来整体练习“说”,这样容易使想表现的同学失去“说”的积极性,不想说或不会说的同学产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的消极心里,这些不利于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
  2、会议室排列法。会议室排列法类似于一般会议室的布置,它是将课桌椅面对面
  的排成两列,学生分坐两边进行交流活动。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也可以将课桌椅排成四列。这种排列法的优点与圆形排列法相似,即特别适合于课堂讨论,有利于课堂的社会交往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相互影响。
  但是,实际教学中的教具使用、教室的空间、布局和桌椅摆放达不到这样编排的要求,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实施的却很少。
  3、 小组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是将课桌椅分成若干组,每一组4?6张桌椅构成,
  小组式排列法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中小学中非常流行这种排列法比较适合于讨论、作业课,它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小组活动。
  英语教学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也相比较高。但是,因为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按照这一的方式,有近乎10个小组,对于学生基础不好,独立完成的情况就不理想,教师干涉和解答的时间就会增加,反而影响了全体的学习效率。
  三、 适合英语教学的编排方法
  1、在英语课堂上,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地布罝课桌椅。 由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习惯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将不同性质的学生安排为同桌,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
  (1)强弱搭配,以强带弱。可以安排班中品学兼优又乐于助人的骨干学生和后进生结成互帮互学对子,要这些骨干学生明确自己与同学的帮带关系,以及自己的责任义务。即不仅在课堂上督促自己的对子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旁批,而且在课间休息时,还要继续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催促他们按时和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并听写转批下来的改错词语,定期抽背语文等。当然,这些对子之间的成绩差距不宜过大,否则必然会打击彼此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不利于俩人共同成长,达到双赢。
  (2)动静搭配,个性互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不同气质、性格的学生之间的搭配,使其能够互助、互补,在不同个性的冲突与交融中成长。例如:对于那些爱动和喜静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成互帮对子,以静制动,以动牵静,让他们在习、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促进个性的互补、互助,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个性与发展良好个性的氛围。但也要注意不能将气质类型截然不同的学生安排为同桌,因为个性差异太大不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
  2、缩小班额。目前我国的大中小学班额过大问题十分突出,50到60人的班比比皆是。甚至有些研究生上课也是人数众多。这与欧美平均20?30人的平均班额相差甚远。如果不缩小班额,我们提倡的各种新的英语教法就无法实行,教法改革从何谈起?
  总之,座位编排在班级管理、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很显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可能制定出可以兼顾所有学生的完美的座位编排。但是,我认为在实际的座位编排中,我们应尽全力的兼顾所有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可以实施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在英语等语言类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从而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良芹著:《利用座位编排,提髙学生口语》,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一卷。
  [2] 刘建明,童明均.班级管理中座位编排的常见问题及改善策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 汪艳.班级座位编排技巧[J].思想理论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