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 惠

【机构】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二中学



【正文】  微课是指以多媒体为依托,以图形声像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的教学短片。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新生教学事物,以其短小生动的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同样能够发挥其用武之地。化学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微课能够发挥其作用,将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所以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用途很大。微课的运用是有技巧的,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播放一个教学短片,更重要的是要将微课和教学需要结合起来。精心地制作微课,适时地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并且重视对于微课的课后分享,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课堂展示
  微课课件的展示要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在重要的教学时机进行微课课件的展示,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不合时宜的展示则往往事与愿违。微课课件展示一般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环节。
  1、课程导入时展示
  在新课程导入时,学生对于一些陌生的知识,常常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化学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学生可能会不懂。因此,在新课程导入的时候,采用微课这种直观的形式,能够较为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新知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且微课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形式,展示新内容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热情吸收新知识。再配合教师其后的讲解,新知识的导入便不再是教学中的问题。
  2、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时展示
  化学涉及了很多知识点,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很难将那些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讲解清楚,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使用微课视频教学能起到层层引导的作用,利用微课教学中直观形象的动画以及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并进一步消化。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而言,微课具有更强的直观效果,并且使用微课讲课更加生动与具体。
  3、重难点讲解时展示
  在重难点讲解的时候,微课展示是强调重点、分解难点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微课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记住重点、理解难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重点需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对于这些重点,教师一遍遍地重复,学生可能会厌烦,也不见得能够接受和记住。利用微课这种形式,因为比较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对于一些难点内容,由于化学的抽象性,教师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讲清楚。利用微课这种形式,能够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把需要大脑想象的抽象过程变为可以眼观耳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4、知识拓展时展示
  化学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并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有时候还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而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方面,微课又是一个好帮手。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跟学生讲的时候可能无法表达清楚,但是微课却是能够讲清楚的一个好手段。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一些知识的延伸,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如在讲授一些著名科学发现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些著名的科学发现者,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这些科学家的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发掘科学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5、化学实验时展示
  在进行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由于课堂教室的空间局限性,可能后排的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前排教师所进行的实验,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室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实验过程,并且可以采用慢动作、反复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化学实验。还有一些化学实验由于具有危险性,比如可能会爆炸,在实验室里无法展示给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结果,从而让他们牢记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避免在自己做实验的时候发生。
  二、微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微课提供安全有效的实验素材,链接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有的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需要在特殊环境下才能进行,有的实验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有毒性或极强的腐蚀性,这些都限制了实验教学的进行。而化学又是一门很强的实验学科,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学生大多知识来源于实验。为了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实验的心理,运用微课链接微视频,安全,效果也很好。 
  2、微课适度弥补学校实验材料,满足学生求知渴望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一些实验材料是不齐全的,就造成实验不能进行。微课的出现,解决了客观原因带来的教学不便。微课,帮助学生解疑解惑,直观而新颖,既弥补了实验材料的不足,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创造的成果往往让教师震惊不已。 
  3、微课的“点”状功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微课具有强大的“点”状功能,它可以是章节单元的某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专题讲解、经典题突破、链接中考等。这个“点”碎而不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知识的讲解精准而独到,题型新颖、贴合考点,把繁杂的化学知识点连缀成网络,让学生面对中考的题海,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微课可以循环播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有时间理解和深化。每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有所得;教师可以在难点处放慢速度,适当点拨,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鼓励多方面寻找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的这种做法,满足了有余力学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让那些平时对化学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多了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体会了学习化学的乐趣,给了他们再学习的动力和勇气。教师利用微课努力创设适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每个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在化学课堂应用微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题内容是否精炼,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微课不可能有正常课堂教学那样大的容量,它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首先,必须精选课题内容。如果课题切入很小、很具体,这样,上课直接按照课题要求分析探讨就行了。其次,题目确定后,制作者还需要思考本节微课呈现的内容有没有任意扩展、思维有没有过于发散。由于微课的主要功能是解惑而非授业,即微课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或者是对某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学法指导;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代替,所以微课在制作时不需要大而全。再次,制作者还要思考该微课内容的设计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由浅至深、逐步推进,是否符合普通受众的认知习惯,思维上有没有大幅度跳跃。这样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语言是否准确、简明
  语言的准确、简明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微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如果该知识点包含了另一个知识点,就需要另设一节微课讲解,所以在要求学科教师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求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此外,制作者还可以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
  3、微课不能完全代替化学课堂教学,它只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
  微课,以其独有优势,辅助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它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课堂。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很强烈的,实验教学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和求知。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对实验充满新鲜,脑子里充满实验设想和想象,准备在实验中一展身手,解决心中的悬疑。教师这时候因势利导,再制造些问题串,“引诱”学生到实验中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实验现象的神奇、化学世界的奇妙和神秘,在做中玩、玩中学,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解决了心中的“石头”,更增强了对化学的热爱。这些都不是微课所能给予的。另外,在实际课堂中教师亲切的声音,淡淡的微笑,偶尔一个关爱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建立起温馨、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受益匪浅。微课却不能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