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情感教育

【作者】 宋 刚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美术可以说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通过美术,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样美术作为一项审美活动,能够对参与者的各种对美的感知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进一步做好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情感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欣赏课;情感教育

  1、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判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做好情感教育刻不容缓,而小学的美术欣赏课恰恰可以较好地达成上述目标。
  2、小学美术欣赏课情感教育的要点分析
  美术是一门性质相对特殊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小学的美术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欣赏课的良好情感教育效果,进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情感教育工作。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不容忽视
  要依托小学美术欣赏课,得到良好情感教育效果,就要营造出和谐、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放下心中的戒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会欣赏。
  众所周知,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核心,一件美术作品,要想真正获得大众的认可,其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传递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情感。换句话说,美术作品可以说对创作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要首先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为此,笔者建议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去思考,他们完全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也就无法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这样情感教育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是欣赏课学习的助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情,带着喜悦的心情去感受每一步作品,然后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得到情感方面的教育。
  另外,就是教师对学生应该是鼓励为主,这种鼓励不仅仅是肯定的,更应该是具体的,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在欣赏课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进而抓住机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往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实际的欣赏课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去领悟作品的本质和内涵,进而完成内化。
  最后就是要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对于美术这样一门富于艺术性的学科来说,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本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默契的、良好的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想,天马行空,不拘泥形式,展开讨论与交流。对于优秀的做法,不仅仅要予以表扬,同时要在恰当的范围内进行推广,自然也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质疑。
  2.2在情境教学中实现美术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
  情境教学就是指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紧接着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就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交流与分享,之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并最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事实上,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让中学生们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课本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有助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实现。
  但是,在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小学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避免“够不着”或者“吃不饱”现象的出现,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第三,问题提出以后,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由的想象空间,尤其不要纯粹用对与错去评价学生们给出的答案;
  第四,在学生探讨与争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并在讨论结束之后,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引出教学内容。
  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往往可以更加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从自己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本质,去领域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实现对自我的情感教育。
  2.3在多媒体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悄悄来临,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理,多媒体开始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为此,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而让他们喜欢美术,热爱美术,把教师当成真正的朋友,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数量不宜过多。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插入了过多的图片,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相反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虽然学生对于图片的兴趣要远远优于对于文字的兴趣,但是,过多的图片可能会引起学生视觉上的疲惫,进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图片的选用不够恰当是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选用的图片与实际内容不相符合,无法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第三,图片的选择应该准确反映相关知识点的本质。
  多媒体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可以赋予学生更加直接的视觉冲击,为学生后续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情感教育很重要,依托教材,围绕课程目标,展开多种有效途径,挖掘欣赏课中的潜在资源,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而对于教师而言,更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开创欣赏课情感教育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亦豪.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4.
  [2] 陆文彬. 快乐童画—谈如何营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J].新课程(中),2018,04
  [3] 邹洁.打造有效的美术课堂,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科研论坛,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