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刍议如何上出一堂让初中生感兴趣的化学课
【作者】 陈丽梅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数不清的化学变化。我们要用富有知识趣味的化学课堂来学习和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变化,这就让化学的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堂成功的课堂感到教师存在的价值,也会因为一堂有瑕疵的课而郁郁寡欢。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性,上出一堂有趣的化学课,我想,要感动人首先要将自己感动,才能让学化学的人被吸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上出一堂让初中生感兴趣的化学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化学课;兴趣;化学和生活;自主学习
一、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开课时间晚,学习压力大
由于初中化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在初三这一年才开始,学生在这一年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且化学知识繁复,学习时间又短。一开始入门阶段,学生还没有对化学形成知识体系,书本中还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和对应的名称、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溶解性表和方程式等等。学生觉得化学要背诵的同时还要计算,有理科计算的难度又有文科的背诵,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学生觉得化学难学, 不易上手。让学生最初燃起的对化学的炙热一点点被浇灭。
2.教法和学法单一,与实际生活联系甚少
一是单一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没有很大兴趣。对于长期处于初三教学的化学教师来说,备课时着重研究教材,立足于考点,落实难点和重点。讲授式的教学学生参与感低,不能长时间的被吸引。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新课时更是一再强调重难点,讲知识点都细化到中考题中,且大多利用各地中考题为例进行讲解。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当堂演示时可能会由于偶然因素而无法出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宝贵的初三时间”,又或者是怕实验不成功,学生会起哄,影响老师的形象,许多老师会选择不做实验,直接照本宣科或结合各大考题直接来分析实验出现各种不同现象的原因。这一系列的做法、大量的考题和知识点都让学生觉得化学课堂很乏味,渐渐地就失去兴趣不再专注了。
二是化学知识的学习仅限于课堂上,所学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看到的不能一一对应,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原理也在从来用不上,感觉生活和化学没有任何关联,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实用性不强,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打击其积极性。
3.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弱
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会让知识变得鲜活,也会让学生围绕知识翩翩起舞,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的同时听懂化学知识。当然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单纯的按照备课时的步骤和节奏来实施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反应,那么可能能力较弱的同学跟不上,一个问题不懂变成一节课不懂,再变成一个单元不懂,一天天的学生就丧失了信心,即使想专注于化学课堂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让化学课“活起来”的几点建议
1. 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上文中, 我们找出了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几个原因, 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燃烧和灭火》在引入新课时,我会让学生告诉我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火焰都是怎么熄灭的。学生的回答真是让我意外又惊喜,有回答烧烤时燃起明火我就用水浇,也有说家里烧饭的灶火关上开关就熄灭的,还有小时候玩火有大人来了赶快用脚踢一些泥土来覆盖的,拿着火柴快烧到手了连连甩的,顽皮的学生真不少……我将他们说的都一一写在黑板上,等到学完灭火原理再让他们来给大家讲解例子中所对应灭火原理。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小事导出新课, 让学生回味有趣童年的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对于所学化学知识印象深刻,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也有化学。明白了化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那么就会产生对化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能够得心应手。
二是让课堂和知识都活跃起来。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除了要有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外还应该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两者相辅相成。作为一名理科教师,难道形象上只能是手拿课本,眼戴“黑框”,面无表情吗?其实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神、和蔼的表情、婉转的语调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让学生亲近老师,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习。教法上也要解决枯燥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难度较大, 初中生总结和完善知识的能力弱。面对大量的符号和数字, 有些学生不能理解, 自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学时,可以编一些朗朗上口又好记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些枯燥而又没有规律的知识。比如讲到化学元素化合价时, 常用元素较多, 有的元素又有不同的几种化合价,记起来十分头疼, 这时就可以通过几句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住。比如, 一价氢氯钠钾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铜一二,铁二三。这样不仅朗朗上口也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很有意思。
三是坚持做好演示实验,让真理来说服学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结论都是客观真实的。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要达到用实验结果和数据说话的效果,让学生心悦诚服。不要因为怕耽误时间或者实验不成功就不做或选做某些实验,让丰富有趣的实验都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从爱上实验开始爱上化学课。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利用精彩的演示实验获得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实验现象并没有打算一探究竟的想法,往往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因此教师要趁热打铁,激励处于震惊和亢奋中的他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点和提问,将知识进行升华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和讨论以此获得更多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只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而不是学习的技能,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该生可能就会被社会进步的浪潮冲垮。因此想要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它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3.合理安排学生实验,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对于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学习动机就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为主。在课堂中可以讲一些操作简单又有趣的实验交给他们亲手操作。比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将学生分为三组,通过分组实验分别探究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该实验虽难度小,但趣味性强,操作容易,小组组员可以分工合作,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相互的不当之处加以纠正。既能学习新知又能练习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中考时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已学知识的印象, 探寻新的知识和体验化学带来的乐趣。
4. 加强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
一万个学生没有一个重样,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备好课的同时还要根据授课时学生的不同反应对课堂节奏做适当的调整。不能太快,让有的学生听不懂,慢慢的就不爱听了;也不能太慢,听懂的同学厌烦了也就开小差了。课堂上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能一味的只是老师讲,要预留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还要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小结
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问,需要每位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究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后前进。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开端,完整的掌握初中化学知识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已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整合后形成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的化学课,必然会让每个学生兴趣盎然,学完一课就立刻想上下一节课!
参考文献:
[1]刘玉棠.浅谈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中学课程辅导,2017,2.
[2]夏立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田.中学化学参考,2011,(9):21.
[3]陈剑华.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8(45).
[4]谢广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6(17).
【关键词】 化学课;兴趣;化学和生活;自主学习
一、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开课时间晚,学习压力大
由于初中化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在初三这一年才开始,学生在这一年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且化学知识繁复,学习时间又短。一开始入门阶段,学生还没有对化学形成知识体系,书本中还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和对应的名称、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溶解性表和方程式等等。学生觉得化学要背诵的同时还要计算,有理科计算的难度又有文科的背诵,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学生觉得化学难学, 不易上手。让学生最初燃起的对化学的炙热一点点被浇灭。
2.教法和学法单一,与实际生活联系甚少
一是单一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没有很大兴趣。对于长期处于初三教学的化学教师来说,备课时着重研究教材,立足于考点,落实难点和重点。讲授式的教学学生参与感低,不能长时间的被吸引。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新课时更是一再强调重难点,讲知识点都细化到中考题中,且大多利用各地中考题为例进行讲解。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当堂演示时可能会由于偶然因素而无法出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宝贵的初三时间”,又或者是怕实验不成功,学生会起哄,影响老师的形象,许多老师会选择不做实验,直接照本宣科或结合各大考题直接来分析实验出现各种不同现象的原因。这一系列的做法、大量的考题和知识点都让学生觉得化学课堂很乏味,渐渐地就失去兴趣不再专注了。
二是化学知识的学习仅限于课堂上,所学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看到的不能一一对应,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原理也在从来用不上,感觉生活和化学没有任何关联,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实用性不强,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打击其积极性。
3.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弱
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会让知识变得鲜活,也会让学生围绕知识翩翩起舞,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的同时听懂化学知识。当然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单纯的按照备课时的步骤和节奏来实施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反应,那么可能能力较弱的同学跟不上,一个问题不懂变成一节课不懂,再变成一个单元不懂,一天天的学生就丧失了信心,即使想专注于化学课堂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让化学课“活起来”的几点建议
1. 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上文中, 我们找出了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几个原因, 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燃烧和灭火》在引入新课时,我会让学生告诉我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火焰都是怎么熄灭的。学生的回答真是让我意外又惊喜,有回答烧烤时燃起明火我就用水浇,也有说家里烧饭的灶火关上开关就熄灭的,还有小时候玩火有大人来了赶快用脚踢一些泥土来覆盖的,拿着火柴快烧到手了连连甩的,顽皮的学生真不少……我将他们说的都一一写在黑板上,等到学完灭火原理再让他们来给大家讲解例子中所对应灭火原理。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小事导出新课, 让学生回味有趣童年的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对于所学化学知识印象深刻,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也有化学。明白了化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那么就会产生对化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能够得心应手。
二是让课堂和知识都活跃起来。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除了要有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外还应该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两者相辅相成。作为一名理科教师,难道形象上只能是手拿课本,眼戴“黑框”,面无表情吗?其实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神、和蔼的表情、婉转的语调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让学生亲近老师,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习。教法上也要解决枯燥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难度较大, 初中生总结和完善知识的能力弱。面对大量的符号和数字, 有些学生不能理解, 自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学时,可以编一些朗朗上口又好记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些枯燥而又没有规律的知识。比如讲到化学元素化合价时, 常用元素较多, 有的元素又有不同的几种化合价,记起来十分头疼, 这时就可以通过几句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住。比如, 一价氢氯钠钾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铜一二,铁二三。这样不仅朗朗上口也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很有意思。
三是坚持做好演示实验,让真理来说服学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结论都是客观真实的。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要达到用实验结果和数据说话的效果,让学生心悦诚服。不要因为怕耽误时间或者实验不成功就不做或选做某些实验,让丰富有趣的实验都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从爱上实验开始爱上化学课。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利用精彩的演示实验获得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实验现象并没有打算一探究竟的想法,往往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因此教师要趁热打铁,激励处于震惊和亢奋中的他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点和提问,将知识进行升华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和讨论以此获得更多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只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而不是学习的技能,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该生可能就会被社会进步的浪潮冲垮。因此想要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它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3.合理安排学生实验,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对于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学习动机就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为主。在课堂中可以讲一些操作简单又有趣的实验交给他们亲手操作。比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将学生分为三组,通过分组实验分别探究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该实验虽难度小,但趣味性强,操作容易,小组组员可以分工合作,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相互的不当之处加以纠正。既能学习新知又能练习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中考时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已学知识的印象, 探寻新的知识和体验化学带来的乐趣。
4. 加强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
一万个学生没有一个重样,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备好课的同时还要根据授课时学生的不同反应对课堂节奏做适当的调整。不能太快,让有的学生听不懂,慢慢的就不爱听了;也不能太慢,听懂的同学厌烦了也就开小差了。课堂上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能一味的只是老师讲,要预留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还要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小结
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问,需要每位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究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后前进。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开端,完整的掌握初中化学知识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已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整合后形成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的化学课,必然会让每个学生兴趣盎然,学完一课就立刻想上下一节课!
参考文献:
[1]刘玉棠.浅谈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中学课程辅导,2017,2.
[2]夏立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田.中学化学参考,2011,(9):21.
[3]陈剑华.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8(45).
[4]谢广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