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作者】 姚 谢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美术课是一种审美教育课,审美教育课和音乐课,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音乐课程不同,美术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欣赏美并创造美。值得一提的是,欣赏和创造力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美术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减轻学习压力,并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高中学校已经开始重视美术课,但是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改进和改进美术教学。鉴赏教学法可以解决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使高中美术课丰富多彩。
【关键词】 美术教学;高中;新课改
1.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今天,“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材各个学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术老师也将信心和热情带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高中美术课上仍有许多学生表现出困惑和冷漠的现象。他们对美术老师的解释漠不关心,甚至厌倦了美术课。这种现象是由于许多学生都受到高考的影响,他们对“音质美”的学习态度漠不关心,并且思维偏向强烈。尽管学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老师们都认为高中美术课很难教,而学生们抱怨高中美术课毫无意义,难以理解美术学习意义。
普通高中通常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整个学校的重点是高考冲刺。很少有教师非常愿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整个学校的教学方向背道而驰,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过了很长时间,美术老师放弃了努力,一方面,一些感兴趣艺体生也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学生们负担不起学习美术的费用。结果,许多学生只愿意参加美术鉴赏课。因为在欣赏课中,学生不必思考和去做,他们学习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严重脱离了联系。这种学习状况常常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艺术品的内涵,也就无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对于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分析
2.1 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今天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教师可以随时支配。学生无权独立参加教学活动。在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传知识而是直接灌输知识。对比教师的仔细教学,教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独立学习,体验美感,更利于学生学习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发展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课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讲师,听学”的教学模式,而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地探索和分析美术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2 优化教材
结合现代美术教学发展,如今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够局限于美学的审美和模仿。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教材,将教学内容内容变得生活化和广泛化,最终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学习困扰,提升学习质量。
2.3 使用终身教学模式
教学相长一直都是我国教学的主流方式,美术教学应当意识到知识教学和现代教学发展的关联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途径来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思维认知,并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帮助其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对此,高中美术教师要勇为担当,要广泛的涉猎美术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教学方式,最终完善教学工作。
2.4 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教师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不一定能够为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可以以直观的图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信息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理解美术世界,见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到多媒体的画面中,最终实现美术的多元化和创新化教学。
2.5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高中美术教学应当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更广阔的美术知识,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文化馆所,鼓励学生去感受身边的美术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感受这些作品的美感,养成美术欣赏的习惯。在天晴条件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户外写生,让学生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写生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如何运用颜色的对比,如何运用线条的浓密来表现明暗的对比,有针对性地讲解了美术知识,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美术实践的能力。
2.6 改变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熏陶以及自身的修养能力,通过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素养的提升。教师在美术课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听到的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想到的做到的才是自己的能力体现。激励学生把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美学能力,最终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
2.7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结构是由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几个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方式不适合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无法满足新课改下提高学生美育的要求。针对美术的特殊性,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结构,包括“讲、议、问、赏、练”五个步骤。教师讲完之后,给学生议论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解疑答惑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学生根据所学所思进行美术创作。当然这五个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随意穿插改变,让美术课堂变得更生动、灵活。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现代教学发展,我国美术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及时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无聊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热情,最终改革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闫庆祥.试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83.
[2]吴群.试论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02):206.
[3]李海莺.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教学[J].学周刊,2016(14):223-224.
[4]吴志平.试论在高考美术分层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14.
【关键词】 美术教学;高中;新课改
1.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今天,“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材各个学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术老师也将信心和热情带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高中美术课上仍有许多学生表现出困惑和冷漠的现象。他们对美术老师的解释漠不关心,甚至厌倦了美术课。这种现象是由于许多学生都受到高考的影响,他们对“音质美”的学习态度漠不关心,并且思维偏向强烈。尽管学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老师们都认为高中美术课很难教,而学生们抱怨高中美术课毫无意义,难以理解美术学习意义。
普通高中通常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整个学校的重点是高考冲刺。很少有教师非常愿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整个学校的教学方向背道而驰,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过了很长时间,美术老师放弃了努力,一方面,一些感兴趣艺体生也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学生们负担不起学习美术的费用。结果,许多学生只愿意参加美术鉴赏课。因为在欣赏课中,学生不必思考和去做,他们学习的艺术理论和实践严重脱离了联系。这种学习状况常常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艺术品的内涵,也就无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对于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分析
2.1 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今天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教师可以随时支配。学生无权独立参加教学活动。在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传知识而是直接灌输知识。对比教师的仔细教学,教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独立学习,体验美感,更利于学生学习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发展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课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讲师,听学”的教学模式,而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地探索和分析美术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2 优化教材
结合现代美术教学发展,如今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够局限于美学的审美和模仿。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教材,将教学内容内容变得生活化和广泛化,最终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学习困扰,提升学习质量。
2.3 使用终身教学模式
教学相长一直都是我国教学的主流方式,美术教学应当意识到知识教学和现代教学发展的关联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途径来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思维认知,并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帮助其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对此,高中美术教师要勇为担当,要广泛的涉猎美术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教学方式,最终完善教学工作。
2.4 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教师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不一定能够为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可以以直观的图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信息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理解美术世界,见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到多媒体的画面中,最终实现美术的多元化和创新化教学。
2.5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高中美术教学应当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更广阔的美术知识,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文化馆所,鼓励学生去感受身边的美术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感受这些作品的美感,养成美术欣赏的习惯。在天晴条件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户外写生,让学生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写生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如何运用颜色的对比,如何运用线条的浓密来表现明暗的对比,有针对性地讲解了美术知识,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美术实践的能力。
2.6 改变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熏陶以及自身的修养能力,通过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素养的提升。教师在美术课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听到的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想到的做到的才是自己的能力体现。激励学生把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美学能力,最终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
2.7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结构是由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几个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方式不适合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无法满足新课改下提高学生美育的要求。针对美术的特殊性,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结构,包括“讲、议、问、赏、练”五个步骤。教师讲完之后,给学生议论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解疑答惑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学生根据所学所思进行美术创作。当然这五个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随意穿插改变,让美术课堂变得更生动、灵活。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现代教学发展,我国美术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及时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无聊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热情,最终改革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闫庆祥.试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83.
[2]吴群.试论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02):206.
[3]李海莺.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教学[J].学周刊,2016(14):223-224.
[4]吴志平.试论在高考美术分层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