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沟通——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法宝
【作者】 江 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具有好玩、爱动、不好管理的特点。面对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学生,班主任应如何正确的管理好一个班级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文本从小学生性格特点入手,就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作了探索。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管理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
一、在沟通中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产生途径有许多,我曾尝试过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如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班长轮流制、值日班长等,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适合我们本地小学班集体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推举法,因为学生对和他们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学很是了解,他们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他们最信赖的、最有本事的,同时,通过其它方式产生的班干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流于形式,而对班级管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一直采用民主推举法来产生班干部。
班委会成立后,我要培养班干部,以便他们更好的帮我管理班级。首先,我要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次,我会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能够放心大胆地指出并给予纠正,同时我还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然后,我要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一致,让他们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形成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最后,我会制定一个班干部职责,让班干部按照职责去管理班集体,做到班干部管理有章可循。虽然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都忙于指导班干部,但在培养好班干部后,我会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变得很轻松,因为,我拥有几个得力的小助手。
二、在沟通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的授予固定在几个学生范围内,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三、在沟通中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班级管理的秩序应该严格执行,但是对于我们教师自身,也需要做到严于律己。比如,要求学生按时进教室准备上课,迟到2秒钟都不行,许多学生为此觉得太不通情理,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拖延进教室的时间,也尽量做到不拖堂,不提前上课。除非征得学生的同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觉遵守班级规定。而且对于学生的处理,不能处理完就算了,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受到惩罚的同时,真正了解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且就算对于屡屡犯错的同学,也不能有成见,要做到就事论事,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就算他在某一方面比较欠缺,但是也许在另一方面具有很好的能力,能够值得其他同学学习,所以就算是“不良学生”,也要给予和其他同学相同的参与、组织权利,这样不仅能够让同学心理上得到平衡,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在沟通中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接触时间最长就是老师和家长。我们班主任除了要在学校里积极管理好学生,更加需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许多小学生的家长,由于教育经验不足,往往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这就会造成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彼此的教育想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也能够通过与家长们的交流,及时纠正家长的一些教育错误行为。而且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发掘孩子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缺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总之,小学生班主任工作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琳.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3,(6).
[2]吴芙蓉.小学班级管理心得[J].素质教育论坛,2015,(9).
[3]李金莲,刁振军.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14,(5).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管理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
一、在沟通中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产生途径有许多,我曾尝试过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如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班长轮流制、值日班长等,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适合我们本地小学班集体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推举法,因为学生对和他们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学很是了解,他们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他们最信赖的、最有本事的,同时,通过其它方式产生的班干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流于形式,而对班级管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一直采用民主推举法来产生班干部。
班委会成立后,我要培养班干部,以便他们更好的帮我管理班级。首先,我要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次,我会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能够放心大胆地指出并给予纠正,同时我还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然后,我要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一致,让他们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形成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最后,我会制定一个班干部职责,让班干部按照职责去管理班集体,做到班干部管理有章可循。虽然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都忙于指导班干部,但在培养好班干部后,我会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变得很轻松,因为,我拥有几个得力的小助手。
二、在沟通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的授予固定在几个学生范围内,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三、在沟通中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班级管理的秩序应该严格执行,但是对于我们教师自身,也需要做到严于律己。比如,要求学生按时进教室准备上课,迟到2秒钟都不行,许多学生为此觉得太不通情理,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拖延进教室的时间,也尽量做到不拖堂,不提前上课。除非征得学生的同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觉遵守班级规定。而且对于学生的处理,不能处理完就算了,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受到惩罚的同时,真正了解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且就算对于屡屡犯错的同学,也不能有成见,要做到就事论事,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就算他在某一方面比较欠缺,但是也许在另一方面具有很好的能力,能够值得其他同学学习,所以就算是“不良学生”,也要给予和其他同学相同的参与、组织权利,这样不仅能够让同学心理上得到平衡,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在沟通中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接触时间最长就是老师和家长。我们班主任除了要在学校里积极管理好学生,更加需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许多小学生的家长,由于教育经验不足,往往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这就会造成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彼此的教育想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也能够通过与家长们的交流,及时纠正家长的一些教育错误行为。而且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发掘孩子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缺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总之,小学生班主任工作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琳.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3,(6).
[2]吴芙蓉.小学班级管理心得[J].素质教育论坛,2015,(9).
[3]李金莲,刁振军.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