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辅差教育有效途径

【作者】 盛 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沈家寨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等内容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内容。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德育辅差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德育辅差教育;途径

  1、开展德育辅差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身边环境影响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辅差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引导者,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语言与行为,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模仿中强化德育意识。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素质教育对于小学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班主任要更加重视德育辅差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德育辅差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持久的教育内容。
  2、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德育辅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度不足,教育观念落后,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德育教学内容单一等方面。
  2.1德育辅差教育重视度不足
  我国的大部分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认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德育辅差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核心,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知识。通过实践调查,小学班主任对德育辅差教育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无法优化班主任的德育辅差教育工作。班主任主观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2.2德育教学缺乏方法
  传统班主任在进行德育辅差教育时,要求学生服从班主任的教学方针,对于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及道德观念没有充分的了解,给学生的德育学习造成了压力,学生在德育的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德育辅差教育工作的开展。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班主任没有良好的运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在德育工作中缺乏网络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德育学习兴趣。
  3、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辅差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学思路的创新
  在进行德育辅差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跟随新课改的要求,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加重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寻找到教学的新思路。同时,在德育辅差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各个的角度出发,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制度与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会受到规则的限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2加强情感教育
  要想有效的展开德育辅差教育,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能够真正的走到学生的内心。在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引入多种的教学活动内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可以走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进行聊天、做游戏,针对学生存在的变化及时的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对于教学活动的新要求。
  3.3改变德育辅差教育形式
  在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落后的现象,并且教学活动的形式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德育辅差教育也无法发挥出本身的积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这些内容出发,才能够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并且很多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开展德育辅差教育,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提高情感体验,能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
  3.4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主要帮手,可以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纪律管理等内容,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就要利用好班级干部这一重要的力量,发挥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使其能够配合班主任一起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要想发挥班级干部的榜样作用,在进行班级干部选举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采取民主的方式,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选取,使选取活动更加的公平民主,同时也能够使同学们更加的信服。同时,在班级内部还可以采取轮班的制度,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级干部,帮助班主任一同进行班级管理。这样的方式,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对于班级管理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德育辅差教育的开展。
  3.5尊重学生的人格
  班主任要想开展德育辅差教育,首先就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尊重学生能够的人格,能够保护学生的尊严。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心智还未完全的发育成熟,但是却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反而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不配合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德育辅差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努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进行德育辅差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有效的开展德育辅差教育。同时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做好学生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与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王阅虹.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6期
  [2]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J].沈卫娟.小学生(下旬刊)2018年10期
  [3]小学班主任的批评艺术问题[J].刘波,彭泳力.文教资料2018年19期
  [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尴尬”[J].薛维刚.教育革新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