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 杜有韬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很多学生往往对物理学习提不起兴趣, 导致物理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并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大对孩子教育的力度,把有用的知识都教授给他们,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教育的几大主课之一,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对考试综合成绩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生要想在中考时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考进好的高中,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大多数初中物理老师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和汗水,在课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上课时也非常的负责,但是,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引言偏低,并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为什么老师这么努力,初中生的成绩还不理想呢?这是因为老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授课方式。
1、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老师自身不重视创新授课
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老师教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只能学到什么,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初中物理老师也是这样。现在仍有一部分老师不在乎创新教学,认为原来的授课方法很好,完全能够让初中生学好知识,让他们考进好的学校。而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学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气氛,对他们的学习有着不好的作用,这给初中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
1.2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忘记了锻炼初中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他们的课业是比较繁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物理老师的关注点就放在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上,下意识的忽略了初中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在上课时,老师把全部的时间放在了对初中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考察及考试,想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加的牢固,理解的更加的透彻,这也是妨碍初中生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
1.3老师没有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
老师要想让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有所提升,就应该改变现有的授课模式,这对他们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依然按照书上知识进行教学,很少会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些拓展,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极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想象、创新能力,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2、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
1.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指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展物理教学, 具体是指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开展物理教学, 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使得课堂充满生活化元素, 使学生有效投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并有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热传递及内能的改变”时,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人们用暖手宝、热水袋取暖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暖手宝、热水袋可以取暖, 在取暖的过程中其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等。这样, 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境出发对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2.情境教学法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合理进行情境营造,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 并运用物理知识。情境营造的方式很多, 如多媒体情境营造、问题情境营造、生活情境营造等。下面以多媒体情境营造和问题情境营造为例进行分析。在教学“摩擦力”时, 教师可以引入“用塑料袋将玻璃瓶提起来”的实验,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该实验中, 当教师将塑料袋提起来, 大多数学生会以为玻璃瓶会掉下来, 但并没有。这时学生会很惊讶, 教师可以趁机提出问题“玻璃瓶为什么没有掉下来”“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 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 并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法
初中物理中很多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实践教学法,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思考,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 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教材内容之后,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电话。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工具, 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这样, 学生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吸收和运用, 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习印象, 提升学习效率。
结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做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做好这件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做事情之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那么要想把事情做好,一定会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给自己带来许多的负担,初中物理老师也是如此。老师在平常授课时一定要改变原来的教育方式,结合知识的要点和初中生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更加符合他们学习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对物理这个学科感兴趣,让他们喜欢上物理、爱上物理,使初中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巧用立体化评价——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激活”策略[J].张海.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高效能:物理课堂的“铁门槛”——例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能的“六种武器”[J].黄小娜.科技创新导报.2014(09)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教育的几大主课之一,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对考试综合成绩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生要想在中考时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考进好的高中,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大多数初中物理老师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和汗水,在课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上课时也非常的负责,但是,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引言偏低,并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为什么老师这么努力,初中生的成绩还不理想呢?这是因为老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授课方式。
1、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老师自身不重视创新授课
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老师教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只能学到什么,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初中物理老师也是这样。现在仍有一部分老师不在乎创新教学,认为原来的授课方法很好,完全能够让初中生学好知识,让他们考进好的学校。而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学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气氛,对他们的学习有着不好的作用,这给初中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
1.2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忘记了锻炼初中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他们的课业是比较繁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物理老师的关注点就放在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上,下意识的忽略了初中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在上课时,老师把全部的时间放在了对初中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考察及考试,想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加的牢固,理解的更加的透彻,这也是妨碍初中生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
1.3老师没有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
老师要想让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有所提升,就应该改变现有的授课模式,这对他们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依然按照书上知识进行教学,很少会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些拓展,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极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想象、创新能力,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2、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
1.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指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展物理教学, 具体是指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开展物理教学, 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使得课堂充满生活化元素, 使学生有效投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并有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热传递及内能的改变”时,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人们用暖手宝、热水袋取暖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暖手宝、热水袋可以取暖, 在取暖的过程中其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等。这样, 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境出发对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2.情境教学法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合理进行情境营造,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 并运用物理知识。情境营造的方式很多, 如多媒体情境营造、问题情境营造、生活情境营造等。下面以多媒体情境营造和问题情境营造为例进行分析。在教学“摩擦力”时, 教师可以引入“用塑料袋将玻璃瓶提起来”的实验,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该实验中, 当教师将塑料袋提起来, 大多数学生会以为玻璃瓶会掉下来, 但并没有。这时学生会很惊讶, 教师可以趁机提出问题“玻璃瓶为什么没有掉下来”“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 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 并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法
初中物理中很多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实践教学法,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思考,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 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教材内容之后,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电话。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工具, 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这样, 学生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吸收和运用, 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习印象, 提升学习效率。
结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做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做好这件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做事情之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那么要想把事情做好,一定会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给自己带来许多的负担,初中物理老师也是如此。老师在平常授课时一定要改变原来的教育方式,结合知识的要点和初中生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更加符合他们学习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对物理这个学科感兴趣,让他们喜欢上物理、爱上物理,使初中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巧用立体化评价——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激活”策略[J].张海.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高效能:物理课堂的“铁门槛”——例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能的“六种武器”[J].黄小娜.科技创新导报.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