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字母表示数
【作者】 张 乐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课时,P61及“练一练”1,2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符号意识,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 让学生在快乐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化思想。渗透不完全归纳和代数思想,逐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
教学难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感受字母表示数
1、出示课件,字母在生活中的使用。cctv M kfc NBA扑克牌上也有字母,这几张牌当中K表示什么?(13) J呢?(11) Q呢?(12)
2、(课件出示:失物招领启示等)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看来,字母不但可以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或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它们简明概括,可以方便人们交流。(板书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让他们自己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同时自然导出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4、了解韦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资料袋: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
开展活动,深入探究。
引领学生在玩玩猜猜活动中,懂得用字母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
出示活动一:根据老师的年龄比同学大20岁猜测老师和同学的年龄。
当学生a岁时,老师()岁;当老师b岁时,学生()岁。
【这里还要强调a和b的取值范围还应切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活动,让学生在猜测和操作中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学生在玩中学,乐学爱学。学生初步领会到用含有字母的加法式子和减法式子来表示年龄不仅完全、准确、简洁,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正确理解了字母a、b在这里能表示0岁、1岁、2岁、3岁……等,建立了“字母表示一类数”和“字母式子不仅表示一类数而且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模型,教学力度深,教学效果实。”
引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习简洁的书写方法。
活动二:数青蛙
课件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引导学生比较: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在这句儿歌中,n分别表示哪些数字?2n表示什么?4n又表示什么?
【介绍简写方法和读法】出示“一点就通”,让学生自学简洁的书写方法,并练习书写。
①教师说明:因为任何数和1相乘都原数,所以字母与1相乘,只写字母本身,如,“1×x”写做“x”。
②(弄清“A2”与“2A”的区别)重点说明:A2与2A的不同。
A2=A×A(表示两个x相乘)
2A=A+A(表示两个x相加)
=2×A(表示x的2倍)
活动三:摆小棒
教师出示课件后放手让学生回答,说明自己的发现。从中发现小棒根数每次都增加1个3。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三角形个数是a,小棒根数是(a×3)根。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不仅表示了小棒的根数,也表示了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的变化关系。有“设计意图:让四年级的学生说出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难。而这一环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合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既然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那么由它的变化引起的小棒根数成三角形个数的3倍变化关系,也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3a”来表示。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即“数a”与“数3a”对应变化关系,为后面的学习铺好了路基。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感觉到目前所学的新知识,还不能解决当前的困惑,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自主建构模型——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结果还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新知,展开练习
1、两道填空(课本练一练1,2题)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a×c 1×x x×x 2×x
3、 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⑴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元。
⑵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页。
⑶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5人,到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人。
注意审题,会灵活运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和加法式子表示数量。
“设计意图: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他们喜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与好奇、兴奋的状态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成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轻松地练习。”
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棒!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A=X+Y+Z,这是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的一个公式。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多媒体)老师把这个公式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公式中得到启发,刻苦努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板书设计
特定的数 4×b=4·b=4b
字母表示 {名称 x×5=5·x=5x
简洁 方便 标志… a×c=a·c=ac
1×a=1·a=a
A×A=A2
A+A=2A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常见的生活中的字母引入揭示课题。接下来利用教材活动,让学生在猜测和操作中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内容去设计,没有扩展设计关于字母的计算和比较复杂字母表示数的练习,因此就留下一些知识点准备在下一节练习中展开。
在课堂上我做到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符号意识,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 让学生在快乐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化思想。渗透不完全归纳和代数思想,逐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
教学难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感受字母表示数
1、出示课件,字母在生活中的使用。cctv M kfc NBA扑克牌上也有字母,这几张牌当中K表示什么?(13) J呢?(11) Q呢?(12)
2、(课件出示:失物招领启示等)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看来,字母不但可以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或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它们简明概括,可以方便人们交流。(板书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让他们自己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同时自然导出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4、了解韦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资料袋: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
开展活动,深入探究。
引领学生在玩玩猜猜活动中,懂得用字母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
出示活动一:根据老师的年龄比同学大20岁猜测老师和同学的年龄。
当学生a岁时,老师()岁;当老师b岁时,学生()岁。
【这里还要强调a和b的取值范围还应切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活动,让学生在猜测和操作中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学生在玩中学,乐学爱学。学生初步领会到用含有字母的加法式子和减法式子来表示年龄不仅完全、准确、简洁,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正确理解了字母a、b在这里能表示0岁、1岁、2岁、3岁……等,建立了“字母表示一类数”和“字母式子不仅表示一类数而且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模型,教学力度深,教学效果实。”
引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习简洁的书写方法。
活动二:数青蛙
课件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引导学生比较: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在这句儿歌中,n分别表示哪些数字?2n表示什么?4n又表示什么?
【介绍简写方法和读法】出示“一点就通”,让学生自学简洁的书写方法,并练习书写。
①教师说明:因为任何数和1相乘都原数,所以字母与1相乘,只写字母本身,如,“1×x”写做“x”。
②(弄清“A2”与“2A”的区别)重点说明:A2与2A的不同。
A2=A×A(表示两个x相乘)
2A=A+A(表示两个x相加)
=2×A(表示x的2倍)
活动三:摆小棒
教师出示课件后放手让学生回答,说明自己的发现。从中发现小棒根数每次都增加1个3。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三角形个数是a,小棒根数是(a×3)根。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不仅表示了小棒的根数,也表示了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的变化关系。有“设计意图:让四年级的学生说出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难。而这一环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合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既然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那么由它的变化引起的小棒根数成三角形个数的3倍变化关系,也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3a”来表示。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即“数a”与“数3a”对应变化关系,为后面的学习铺好了路基。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感觉到目前所学的新知识,还不能解决当前的困惑,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自主建构模型——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结果还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新知,展开练习
1、两道填空(课本练一练1,2题)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a×c 1×x x×x 2×x
3、 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⑴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元。
⑵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页。
⑶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5人,到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人。
注意审题,会灵活运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和加法式子表示数量。
“设计意图: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他们喜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与好奇、兴奋的状态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成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轻松地练习。”
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棒!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A=X+Y+Z,这是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的一个公式。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多媒体)老师把这个公式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公式中得到启发,刻苦努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板书设计
特定的数 4×b=4·b=4b
字母表示 {名称 x×5=5·x=5x
简洁 方便 标志… a×c=a·c=ac
1×a=1·a=a
A×A=A2
A+A=2A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常见的生活中的字母引入揭示课题。接下来利用教材活动,让学生在猜测和操作中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一种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种量。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内容去设计,没有扩展设计关于字母的计算和比较复杂字母表示数的练习,因此就留下一些知识点准备在下一节练习中展开。
在课堂上我做到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