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
【作者】 马晓英
【机构】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新课标出台,低年级应用题的表现形式有了全新的变化,它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很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新课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来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课题。大部分学生一到做应用题就觉得头疼,常常束手无策。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给学生解题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方面,我们应加强教学策略创新,充分应用新课标践行中获得的新策略、新方法。
一、学会审题,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会认真审题,全面掌握题意,并能进行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基础。为此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给出的信息或启示,充分运用条件,达到尽可能满足结论需要的要求。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审题不过关,不知从何入手,导至最后怕做应用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不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不意单单是结果,更应注意渗透学生方法的培养,努力做到:
(一)读题是前提。“读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读题”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读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往往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读题”过程中,要边思索、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现象和过程,正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二)“动手画一画”是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也是理清题意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对题目中出现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情景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过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画草图的过程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中告诉的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充分想像、分析、判断,运用“手画”方法画出草图,使学生在脑子里展示完整的物体运动过程,使之过程更为直观明了。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进行解题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使已知量和未知量这对矛盾得到统一,这种构想就叫思路。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福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组去工厂做胶袋,第一组16人,共做256个;第二组14人,共做210个;第三组15人,共做254个,全班每人平均做多少个?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①看这道题求什么?②怎样求?③什么是总数量?④什么是总人数?接着启发学生找出总数量和总人数的途径,并找出题意数量关系式。根据分析列算式:(256+210+254)÷(16+14+15),使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固然重要,但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我们知道,一道应用题的解答包含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写答句、检查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在应用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答句的习惯。
四、适当变换练习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一)适当改换应用题的叙述方式。为防止学生片面地根据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法,例如加法应用题,有时可以不出现“一共”两个字;有时可以换用减法应用题中常用的词语,如:“老师有一些粉笔,先用去6支,再用去5只,两次用去了多少支?”
(二)适当变换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注意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联系和比较的,便于掌握其解法。如减法应用题,有时可以把问题放在已知条件的前面,如:“小明做了9朵花,还要做多少朵花就够16朵?”变换乘除法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的顺序,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分辨哪个数做被除数。
(三)适当做一些填条件、补问题的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应用题的解法以后进行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例如,教师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小华折了12架纸飞机,送给同学7架”,接着让学生解答。当学生说出不能解答的理由后,可马上让学生补上“还剩多少架?”的问题,再解答出来。有时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可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小红有连环画16本,小苏有8本”,通过启发,学生定会找出加、减、除三种解法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提出一个已知条件,接着提一个问题,让学生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再解答。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怎么让学生乐学,学得轻松,如何让学生在应用题这个乐园中露出天真的笑容,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将努力落实课标精神,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利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2017年。
[2]陈国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16年。
[3]李全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新课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来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课题。大部分学生一到做应用题就觉得头疼,常常束手无策。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给学生解题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方面,我们应加强教学策略创新,充分应用新课标践行中获得的新策略、新方法。
一、学会审题,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会认真审题,全面掌握题意,并能进行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基础。为此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给出的信息或启示,充分运用条件,达到尽可能满足结论需要的要求。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审题不过关,不知从何入手,导至最后怕做应用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不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不意单单是结果,更应注意渗透学生方法的培养,努力做到:
(一)读题是前提。“读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读题”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读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往往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读题”过程中,要边思索、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现象和过程,正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二)“动手画一画”是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也是理清题意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对题目中出现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情景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过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画草图的过程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中告诉的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充分想像、分析、判断,运用“手画”方法画出草图,使学生在脑子里展示完整的物体运动过程,使之过程更为直观明了。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进行解题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使已知量和未知量这对矛盾得到统一,这种构想就叫思路。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福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组去工厂做胶袋,第一组16人,共做256个;第二组14人,共做210个;第三组15人,共做254个,全班每人平均做多少个?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①看这道题求什么?②怎样求?③什么是总数量?④什么是总人数?接着启发学生找出总数量和总人数的途径,并找出题意数量关系式。根据分析列算式:(256+210+254)÷(16+14+15),使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固然重要,但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我们知道,一道应用题的解答包含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写答句、检查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在应用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答句的习惯。
四、适当变换练习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一)适当改换应用题的叙述方式。为防止学生片面地根据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法,例如加法应用题,有时可以不出现“一共”两个字;有时可以换用减法应用题中常用的词语,如:“老师有一些粉笔,先用去6支,再用去5只,两次用去了多少支?”
(二)适当变换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注意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联系和比较的,便于掌握其解法。如减法应用题,有时可以把问题放在已知条件的前面,如:“小明做了9朵花,还要做多少朵花就够16朵?”变换乘除法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的顺序,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分辨哪个数做被除数。
(三)适当做一些填条件、补问题的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应用题的解法以后进行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例如,教师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小华折了12架纸飞机,送给同学7架”,接着让学生解答。当学生说出不能解答的理由后,可马上让学生补上“还剩多少架?”的问题,再解答出来。有时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可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小红有连环画16本,小苏有8本”,通过启发,学生定会找出加、减、除三种解法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提出一个已知条件,接着提一个问题,让学生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再解答。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怎么让学生乐学,学得轻松,如何让学生在应用题这个乐园中露出天真的笑容,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将努力落实课标精神,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利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2017年。
[2]陈国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16年。
[3]李全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