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助力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 夏传剑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



【正文】  【摘 要】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这是教师都懂的道理,可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备课的实效性难以保证。而备课组的集备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负担。而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本文从反思问题寻症结、措施改进增实效、实效倍增有成绩、创新发展有活力四个方面,介绍了在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助力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宝贵经验。
  【关键词】 集体备课;拿来主义;集思广益;智慧共享;教学管理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这是教师都懂的道理。集体备课是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更是学科组建设及青年教师成长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备课组的集备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教师负担,也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
  作为一名分管教学副校长,每学期的开学初,都会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多次强调备课的重要性,要求备课组认真制订集体备课计划,包括周活动安排表中,详细到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内容安排、时间安排、主备人安排,并要求每次集备都有集体备课的记录。从形式上看,集体备课应该说开展得很扎实,但实际上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反思问题寻症结
  1、主备人备课不充分。老教师凭经验备课,不更新教学理念,全凭一张嘴说;年轻人没经验,但电脑水平高,随便下载几个课件或教案拼凑一下,应付过关即可。有时候集体备课就成了应付差事,无法形成体系。
  2、一些教师对集体备课“不感冒”,人到心不到,对于别人提出的观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很少指出备课的缺点,也不表达不同意见;对集体备课成果还看不上,喜欢按自己的老一套上课。
  3、集体备课本应是分享智慧,集思广益,而实际上却容易变成一人辛劳众人懒。如果只有主备人精心备课,大多数教师不认真备课甚至不思考,就会出现了一人的智慧全组共享的现象,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拿来主义”会导致理解不透彻、领悟不准确,教学环节不清晰,衔接不流畅,学情不适合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使通过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效益的愿望不能实现,实际的效果甚微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4、能够集中备课的时间太少,只有一节课或两节课,在办公室备课过程中还有其他事干扰,导致集体备课时间、空间不能保证。往往这样的集备形同虚设,课没有备好备充分,老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经验上课,年轻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上,只能依葫芦画瓢,模仿着上,导致课堂重点知识把握不住,难点知识不知如何突破,青年教师的成长只能靠自己摸索,成长很慢。
  5、集体备课关注备教学内容,对教学中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活动的组织及小组评价等动态的预设考虑较少,加之用分工下载电子稿的教案替代集备的“假集体备课”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集体备课在优化教学设计方面作用不明显,还给一些懒惰的教师提供了逃避写教案的途径。
  6、集体备课中没有认真备作业,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很强,想到哪就布置到那,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分层布置,导致学生作业负担很重,优秀学生做过的作业还要花时间再做一遍,没有提高,较弱的同学作业难度太大,没有了自信心,最终导致厌学。
  7、集体备课中没有备训练和考试,对试卷的命制、测试的量与频率、测试后的讲评、成绩分析等问题没有形成相关联的研究体系,导致课堂训练和考试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极易出现训练不及时、不扎实或训练过频等现象,加重学生负担,扰乱正常教学。
  二、措施改进增实效
  在一次,学习中,天津普育中学的老师来新疆库尔勒送课,讲到了他们学校的集备开展情况,大受启发。有幸联系到普育中学校长,学校立刻派人外出学习。回来后我们借鉴天津普育中学集备经验,开学初召开行政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由教务处和教研室联合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加强教研和备课组长力量。大胆启用一批基本功扎实,治学严谨,富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和备课组长,组织开展教研和集备工作。
  2、保障充足集备时间。学校压缩会议时间,教务处把课表进行新的调整,并避开外出参加市级活动时间,周二到周五语、数、外、物、化、道法、地理、生物、历史学科都有半天的时间专门备课,备课期间不允许任何人请假,由分管领导督查。
  3、保障集备场所。学校在综合楼布置了三间集备室,为老师们集备所用,内有台式电脑4台,电视大屏一个,白版一个,避免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让老师远离教学楼的喧嚣,安静的备课。
  4、要求指导到位。为防止“假备课”现象发生,学校在教案的模板上进行了调整,设计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设计意图四项内容,并且全面取消电子备课,进一步规范了集体备课的研讨重点。把集备的重点落实在重教材分析,重对课标的解读,重对学生学情分析,重对每一课的重难点分析,重设计课堂训练与分层作业,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5、改定主备人为点主备人。为避免一人智慧供全组共享的现象,特取消以往确定主备人的做法,调整为每位老师提前充分备课,备课组长随机点老师备课。
  6、明确各学科集备流程。结合学科特点将点人说课——集体议课——集备课件——集备导学案、练卷等程序内容细化到每一节课,确保半天扎实高效的备课。
  7、课堂教学检阅。为进一步落实与对比集体备课的效果,各学科每周一次组内同课异构日。为方便成员互相听课学习,教务处排课做到在备课组同课异构日,组内成员互不重课。 
  8、建立集备抽查制,为了监督集体备课的质量,学校成立集备工作检查小组,领导参与检查,随机抽查各组备课实况并打分评价反馈。
  9、集备观摩交流。教科室定期开展校级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如
  本学科内开展备课组间的汇报活动,或开展学科之间的展示交流活动。在集备展示交流活动中,展示的学科组在校录播教室进行集备,全校教师分现场观摩和校园网转播观摩。集备观摩交流活动增进了学科间的相互了解,提炼出一批优秀的集体备课活动案例,也为优秀的学科组积累了珍贵的教研活动影像资料。
  三、实效倍增有成绩
  在时间和场地的保证下,在认真的备课组长严格把关下,组内教师开始认真落实个人初备,用心开展集备,教师教研热情被点燃,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教师个人初备更具有针对性,集体备课研讨效果提升。在每个人认真初备的条件下,被点到的初备人就能紧紧围绕着每一课的重难点进行说课,补充的教师也能围绕重点进行补充,教师个人初备成果得到了尊重,相互之间有效补充,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明显。
  2、有效交流和沟通,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由于每个教师都做了充分准备,议课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研讨氛围浓厚,最终做到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新老教师皆有所获,教师专业化成长有了驱动力。
  3、资源共享缩小差距,共同提升齐头并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集体备课载体形成的课件、导学案、小练卷等内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作业的布置更加精准,对学生的管理评价更加科学,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帮助。
  4、同课异构彰显特色,集体备课成果落到课堂。在各备课组的同课异构日中,我们可以看到同组老师的不同风采,可以看到教师结合学情对集体备课课件的微调,可以看到组织相同学生活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可以看到授课教师脸上的自信和听课教师认真学习记录的表情。集体备课成果落到课堂,教师感到了集体备课带来的课堂变化,品尝着备课乐趣,增强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5、集体备课“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彰显。集体备课改观了课堂,由于在集备中充分考虑了小组活动与评价,将小组活动评价与学生活动课堂设计有机结合。课堂中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大胆的展示,也都体现了集体备课“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6、从课堂教学集备走向德育、教学管理集备,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校教师已将课堂教学集备中的经验做法,辐射到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中。如年级组假期作业的设计、年级组重要活动的安排都会有集备的过程。只是参加的成员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师,可能是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各学科组长等。校内还举行主题班会说课比赛,给出相同课题,让班主任在比赛中展示班会课的设计,并集中评议,推出优秀课例供大家参考。
  集体备课不再是一种备课活动的形式,它所体现的交流互助理念,创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思维方式,把制度管人提升到了文化育人的高度。
  四、创新发展有活力
  集体备课的形式、内容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发展,如要从常规备课到精品备课,让集体备课成果更具有生命力,学校就要通过集体备课等活动,加强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一线专家教师,引领学科组备出系列化特色的常规教学课,为教学所用;教师还要加强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教师还要能真正地从集体备课中去理解学科、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使自己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创造经典。集体备课的创新和发展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总之,集体备课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校领导的智慧与教师的觉悟和执行力就要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集体备课工作成为了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自觉,才能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路途中,集体备课虽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鸡肋骨”,它已成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它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研究和完善的空间。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要让教师们在研究中感受到幸福和成长,才能让集体备课活动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