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故事主题阅读策略

【作者】 安晓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文锦学校



【正文】  【摘 要】 主题阅读是指在主题的引领下,把相关经典作品结构在一起,构成一个开放性的阅读视阈,形成一个大的文章——文学——文化语境,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品、在运用中探究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主题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 制定目标;发挥优势 

  对于主题阅读而言,这种基本的“功能”结构就是由单元主题所拓展出的核心知识、情感密码、价值认同等,它可以从一点出发,着力探究文本的历史阐释,刻画和解读时代特征,揭示和丰富学科内涵,并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由浅及深,形成立体的教学网络。童话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制定明确的童话阅读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进行童话阅读教学之前,应制定明确的童话阅读目标,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年级的教材,制定不同的童话阅读目标。在小学阶段,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是处于对社会懵懂与好奇的时期,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与沟通能力,甚至对文字还处于认知不全的阶段,教师应根据这个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童话阅读目标,但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如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处于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日渐成熟的阶段,同时对语言文字也相对掌握,教师可根据这个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合理的童话阅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年纪与特点,制定了较为全面与合理的阅读目标,本堂课的童话阅读作品是《大树与小树》,童话故事中主要讲述在小树成长的阶段,由于大树的悉心照顾与呵护,当狂风到来时,小树由于过于依赖大树,没有自力更生的本领,最终死去了。当老师讲完这个童话作品之后,向学生发问:“同学们,这个童话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很多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回答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多依赖家人。”
  二、充分发挥童话阅读优势
  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在授课期间充分发挥童话的优势,从而有效达到阅读课堂上教学的目标。1)充分利用童话作品中的夸张色彩,激发学生文学创作力。童话作品的修辞手法比较多,通过这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将作品内容表现的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以及神秘色彩,带给儿童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教师应充分发挥童话作品的这一优势,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充分发挥童话作品中故事情节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童话文学作品,除了一系列优秀的修辞手法之外,对故事情节的描写与设计也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童话作品通过对故事情节比较夸张甚至“荒诞”的描述,吸引儿童融入其中,切身感受故事情节的美好,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童话作品中故事情节的优势,引导学生阅读并体会其故事情节中的美妙,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3)充分发挥童话阅读中反映现实主义色彩的特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童话作品中除了具有以上两点优势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通常在其作品中会反映出对社会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评判,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童话阅读的这种优势,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同时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三、采用各种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
  1、朗读领悟,感受美好
  童话类文章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教法,而朗读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童话语言优美自然、活泼明快,词语简单重复,象声词多,非常适于朗读,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话类文章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中段学生的朗读,要带着问题思考,读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含义,通过一些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感悟的基本方法,学会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自由读、个别读等,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感等方面的培养也是极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四年级上册教材,我刚刚上完第三单元的四篇童话类文章,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等角色的恰当语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给大家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品味童话的语言,感知文章整体,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心,带着情感朗读,让美的气息渗透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2、情境体验,再现神奇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反应和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经过巧妙的设计,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引领孩子们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将惊奇、激动等不同情感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和个性阅读中,让孩子们到课文中走个来回,轻松走进童话类文章人物的内心深处。
  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