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作者】 孙茂喜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



【正文】  【摘 要】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自新课改后,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教师更重视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致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主要分析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策略的关系,并力图提出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纳入其认知体系中。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读,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主动对话、交流,成了老师手中的木偶。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流程时,要关注所有学生,强调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在我校组织的“十八大进课堂”的活动中,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对国家机关的有关知识尚未接触,因此,学生认为这与自己没有关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对课堂进行艺术化的渲染,引用顾宪武的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学生体会这幅对联的蕴意,各抒己见,之后再引入课堂主题“十八大”。就这样,一堂理论性很强的时事政治课变成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课堂。我觉得本节课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对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艺术处理,使学生确实有所感、有所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利益。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循循善诱,本着“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我们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成几大类,以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采取分层教学。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给不同类别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学有所成,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概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提高,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乐趣,从而吸引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教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内容时,老师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们面临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现状,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过去以及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抓住机遇,接受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接着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神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道德与法治的理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促进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够切实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转变学生被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状态,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四、课堂中巧设问题提高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探究教材内容,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牢牢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对问题的把握就至关重要了,问题太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果难度太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很快就会放弃。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一定深度,能够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生解决问题后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问题应围绕巧妙、有趣、精准设置,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小知识恰当的引入到问题中,让学生的思维适中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一步步探究寻找到答案,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让他们精力集中。(下转第68页)(上接第69页)例如在“磨砺意志”一部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问:我们都知道磨砺意志能够让自己更加优秀和完善,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怎么才能磨砺意志呢?学生会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继续引导,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五、培养合作探究习惯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学习内容,由教师完全进行讲授,两周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记忆平均率不足10%;由学生进行讨论,记忆平均率可达50%;由学生进行实践,记忆平均率可达75%;由学生教别人,记忆平均率则可达90%。因此,放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是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以人“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为例,在对“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总结之后,教师可以顺势以“众人拾柴火焰高”和“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为素材,提出这样的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众人拾柴会火焰高,而三个和尚去没水喝呢?”最终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使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对“集体如何才能发挥最大能量”这一问题获得正确的领悟,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师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细心呵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 陈芳.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之我见[J]. 长三角(教育), 2013(02).
  [2] 蒋正琪.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8).
  [3] 肖珊.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与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4(09).